關于通徑的詩詞(639首)
302
《木皮散人鼓詞》 清·賈鳧西
釋悶懷,破岑寂,只照著熱鬧處說來。
十字街坊,幾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聲醒木萬人驚。
鑿破混沌作兩間,
304
《師伯渾用韻復次》 宋·晁公溯
背郭深通一徑遙,奔流坐看百川朝。
飛來黃鵠陂已復,歸去白鷗盟可要。
益部官曹寧久處,津鄉書札近相招。
此生若有躬耕地,白首甘心老負樵。
305
《再次韻》 宋·陳棣
小圃香初足,枯池水乍通。
卷簾延舊燕,掃徑襯飛紅。
寂寂梨花雨,斜斜柳帶風。
東君有余思,別在一壺中。
306
《留題九龍巖》 宋·陳某
里俗相傳有九龍,昔年棲隱此巖中。
煙霄一去□□隔,石戶雙開舊徑通。
月影日光東北近,泉聲山色古今同。
何當便脫卑凡累,來伴僧閑論苦空。
310
《云溪雜詠》 宋·郭印
門前車馬跡,籬內水云鄉。
分委江流駛,通幽徑路長。
一池擎菡萏,萬竹聳籥筤。
誰謂蓬壺遠,紅塵官道傍。
311
《送胡季昭》 宋·胡炎
一封朝奏大明宮,吹起廬陵古直風。
言路從來天樣闊,蠻煙誰使徑旁通。
朝中競送長沙傳,嶺表爭迎小澹翁。
學館諸生空飽飯,臨分憂國意何窮。
313
《暖谷詩》 宋·蔣祺
縣南山水秀且清,天地坯冶陶精英。
有唐刺史昔行縣,訪尋洞穴為寒亭。
屈指於今幾百祀,磨崖字字何縱橫。
相隨棧道倚空險,來者無不毛骨驚。
314
《題澹山巖》 宋·蔣緯
風生崖木響,靄散洞門寬。
幽徑盤危入,青天一面看。
三冬僧定煖,五月客游寒。
縱有通神筆,亦應圖出難。
316
《郢州堂唱和》 宋·李褒
不離雉堞似山家,消得詩翁著意夸。
水界蔥芊成畎澮,天將平遠入煙霞。
沙禽暫落分明見,村徑相通取次斜。
且莫向南舒望眼,塵埃闤闠事如麻。
317
《游桃源觀》 宋·李含章
碧草芊綿十洞春,青蒼寒疊五溪云。
山縈乳竇層層秀,路隔桃花處處分。
苔徑竹深迷鶴跡,石壇松古漏星文。
通宵回想塵寰事,好結茅茨向水濱。
318
《游金庭觀》 宋·李太澄
步步溪山轉幾重,五云深處敞琳宮。
峰慈秀擁神仙門,門徑清無世俗風。
盡靜棋聲深院裹,月明琴弄夜堂中。
丹成仙子無馀事,祗待蟠桃信息通。
320
《秋霜閣》 宋·劉拯
翰林詩筆振千古,珊瑚照夜橫雕梁。
高文勝地占江左,我來戴勝初降桑。
雨師憤郁欲傾注,氣蒸柱礎如迸漿。
清風執熱逝可濯,定知五月飛秋霜。
* 關于通徑的詩詞 描寫通徑的詩詞 帶有通徑的詩詞 包含通徑的古詩詞(63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