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通奏的詩詞(260首)
203
《御筆賜字詩》 宋·蔡襄
皇華使者臨清晨,手開寶軸香煤新。
沿名與字發深旨,宸毫灑落奎鉤文。
精神高遠照日月,勢力雄健生風云。
混然氣質不可寫,乃知學到非天真。
204
《安樂窩中詩一編》 宋·邵雍
安樂窩中詩一編,自歌自詠自怡然。
陶鎔水石閑勛業,銓擇風花靜事權。
意去乍乘千里馬,興來初上九重天。
忺時更改三兩字,醉后吟哦五七篇。
205
《梁四諫議知鳳翔府》 宋·楊億
幾日銀臺閱副封,岐陽西顧委秦中。
函關叱馭經天險,豳國聞雞接土風。
云幕杯盤三省近,星郵章奏九門通。
下車臥理應蕪事,莫遣融樽酒暫空。
208
《春俠雜詞十二首》 元·楊維楨
金丸脫手彈鸚鵡,玉鞭嬉笑擊珊瑚。
侍兒無賴有如此,知是霍家馮子都。
花袍白面呼郎神,當階奪花不避人。
天馬乘龍金絡腦,賈家貴婿正嬌春。
211
《蜀國弦》 明·劉基
胡笳拍斷玄冰結,湘靈曲終斑竹裂。
為君更奏《蜀國弦》,一彈一聲飛上天。
蜀國周道五千里,蛾眉岧岧連玉壘。
岷嶓出水作大江,地砉天浮戒南紀。
212
《奉和御製玉清昭應宮成》 宋·夏竦
中宸夜駐飛廉轡,東闕朝迎綠錯篇。
祇建寶宮朝睟象,載崇金閣奉真銓。
高侔紫極威神異,回據柔靈勝勢宣。
矗矗端平規景葉,煌煌豐麗圣功全。
213
《送知府吳龍圖》 宋·強至
國初以來治蜀者,處置盡自乖崖公。
當時奏使便宜敕,不與天下州府同。
行之已及八十載,奸宄銷伏誰之功。
因循至此漸抏敝,有未曉者時相攻。
214
《送張如瑩》 宋·強至
柏城親見五云飛,歸奏嚴宸侍玉墀。
重待三長專筆削,新遷八座總綱維。
卻緣關輔初通屬,便向齋壇去把麾。
暫使文星歷東井,方資遠略控西陲。
215
《題六宜堂》 宋·陳造
昔人厭俗心,寧取無肉瘦。
平時眼為青,綠士須客右。
立節自修竦,適用兼庇覆。
君家所居堂,音響不待叩。
216
《宴新守致語口號》 宋·陳造
相門賢裔圣門儒,錦席葩羅慶合符。
天斂沉陰輸瑞靄,月銜清影照冰壺。
鸞膠密應鏘金奏,麟脯何妨薦玉腴。
聞道山城觀盛事,一時歌舞溢通衢。
218
《又和》 宋·王灼
可惜通三語,相期中六科。
南司章奏好,北闕縉紳多。
想見趨宣室,真成上郁羅,行裝宜速具,未用嘆奔波。
220
《寄魯漕》 宋·吳芾
四海耆英世共知,七旬強健似公稀。
使星姑暫淹黃發,卿月還須近紫微。
門外塤篪方合奏,庭前蘭玉更相輝。
人生樂事誰能及,莫惜通宵壽斚飛。
* 關于通奏的詩詞 描寫通奏的詩詞 帶有通奏的詩詞 包含通奏的古詩詞(26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