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通合的詩詞(737首)

    401 《廬州詩》 宋·張祁

    平湖阻城南,長淮帶城西。
    壯哉金斗勢,吳人筑合肥。
    曹瞞狼顧地,苻秦又顛擠。
    六飛駐吳會,重兵鎮邊陲。

    402 《絜矩書院示學子》 宋·章粲

    四時配四德,元亨利與貞。
    天德元最重,方春木主生。
    夏火物暢茂,是為德之亨。
    金利秋向實,水貞冬日成。

    403 《詠馬當山寧江廟》 宋·章劼

    驚濤洶涌江勢惡,一山屹立真環奇。
    正如匹馬勇赴敵,萬夫辟易莫敢支。
    氤氳山腋云氣聚,焜燿廟貌神靈棲。
    風帆浪舶香火盛,旱魃雨厲牛羊刲。

    404 《端硯銘》 宋·鄭魁

    仙翁種玉芝,耕得紫玻璃。
    磨出海鯨血,聲成天馬蹄。
    潤應通月窟,洗合就云溪。
    常恐魍魎奪,山行亦自摧。

    405 《題峴山濟公房》 明·蔡汝楠

    禪榻澄湖上,山光似鏡中。
    疏鐘搖落葉,細雨帶秋蟲。
    峰竹虛窗映,爐香別院通。
    何期碧云合,一酌對休公。

    406 《長干寶塔放光偈》 明·等慈潤公

    戊午孟冬丙辰朔,長干塔下聞天樂。
    洪公大建華嚴期,賢圣粉紜齊赴約。
    百千善信云從龍,遐邇資糧川就壑。
    眾香縹緲煙嵐浮,萬燭煒煌星斗錯。

    407 《春日述懷寄湯義仍四十韻》 明·鄧渼

    漢域春陰盡,蒼山旅病淹。
    梯航三面入,風壤百夷兼。
    五尺秦通道,單車即瘴炎。
    投荒虛繡斧,覽勝引彤幨。

    408 《田家樂二首》 明·鄧渼

    煙火高原合,雞豚小市通。
    夜行防虎阱,寒至筑牛宮。
    捕雀遵桑翳,澆麻引竹筒。
    今年倍收秫,不怕甕頭空。
    ¤

    409 《次韻觀帖之什》 明·顧德輝

    水如燕尾出湖分,合入長溪且到門。
    韋杜桑麻元兩曲,朱陳雞犬卻通村。
    換羊賣馬囊中帖,刳癭懸匏竹里樽。
    昨日煩君來閱賞,扁舟短纜系籬根。

    410 《哀江頭》 明·何白

    飛云渡口西風急,津吏停橈刺船立。
    始陽公子方垂髫,掩抑依依向余泣。
    為言阿父守南康,雙旌五馬爛生光。
    寧知廉吏反成罪,諸孤藐爾身凄涼。

    411 《讀岳忠武傳四首(庚申歲)》 明·何允泓

    天造臨安勝雒中,西湖渾似化人宮。
    兩高黛抹垂簾見,千里香吹合殿通。
    循國千珍天府并,劉家雙玉越姬空。
    也曾回首棲鴉嶺,日暮愁云接混同。
    ¤

    412 《太湖(三首)》 明·胡纘宗

    即看鶴駕盤湖上,擬有仙曹集洞中。
    日月隔橋生碧海,星河當戶點瑤空。
    天圍春樹千村合,山漏秋濤十郡通。
    獨放扁舟領丹詔,白云深處問三公。
    ¤

    413 《登上天竺閣》 明·姜龍

    欹閣倚危巔,疏鐘破暝煙。
    澗回遙帶合,峰抱翠濤連。
    無復容塵地,剛余看月天。
    想應風雨夜,枯坐更通玄。

    414 《送李順文》 明·李延興

    維齊古青州,其地山水秀。
    嘗遭國大侵,夾輔猶腋肘。
    宅土稱上腴,財賦等浙右。
    奇閫久乃隳,完城失封守。

    415 《出郭小園二首》 明·梁有譽

    新水斜通浴鷺洲,蒼蒼孤嶼鏡中浮。
    黃花未綻江南景,紫蟹先成水國秋。
    舊路忽驚芳草合,高臺獨上暮云稠。
    郊居豈為棲遲計,堪笑人間沈隱侯。

    416 《寄傲園小景十幅仿盧鴻一草堂圖詩自題(十首》 明·劉玨

    籠鵝閣誰知軒后閣,宛在水之濆。
    牖外樹交合,階前萍即分。
    鳥窺書影靜,魚伺墨波勤。
    豈有山陰帖,人言此右軍。

    417 《秋日與客入西安門達觀內苑望遼后妝樓作長句》 明·劉天民

    朝退過西苑,仙游歷尚方。
    彩云迷禁御,綺樹隱蕭墻。
    玉圯聯馳道,金鋪鎖洞房。
    路看張錦遍,水識棄脂香。

    418 《張公洞》 明·陸師道

    女媧補天馀碨壘,積之厚地藏精靈。
    五色久甗真宰怒,地莫敢愛開雷霆。
    光通覆盂徹深杳,竇啟寶櫝窺晶熒。
    入門下視氣莫測,但見島嶼浮滄溟。

    419 《張烈婦》 明·陸師道

    抱璧置泥涂,皎然質不泯。
    菖蒲九節花,雖死常流芬。
    十三學裁衣,十六誦詩書。
    十七婦道成,十八為君妻。

    420 《洞山(用張之象韻)》 明·陸師道

    洞山虛中高揭唇,白石齒齒排為齦。
    引吸波浪氣吐吞,張吻露腭何鱗皴。
    我疑巨鰲踞而蹲,噍物未合口流津。
    人言中穹如覆盆,我畏其舌不可捫。

    * 關于通合的詩詞 描寫通合的詩詞 帶有通合的詩詞 包含通合的古詩詞(73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