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通北的詩詞(1095首)

    101 《和同年李子西通判》 宋·楊萬里

    走馬看花拂綠楊,曲江同賞牡丹香。
    向來年少今俱老,君拜監州我作郎。
    北闕小遲蒼玉佩,南征聊制芰荷裳。
    病身只作家山夢,徑菊詩葩兩就荒。

    102 《送魚太傅通判漢州》 宋·宋祁

    綿野喜相依,長亭亟解攜。
    寒銷云棧北,春遍錦城西。
    邛醬傳芳蒟,巖祠頌縹雞。
    時平通守貴,千騎斗鄣泥。

    103 《晚夏北軒》 宋·宋祁

    螟崦霞霏罷,嚴城鼓疊通。
    梧陰破階月,筵吹亂林風。
    浩露來無際,明河望若空。
    玉繩低影處,知是建章宮。

    104 《和促通追賦陪資政侍郎吳公臨虛亭燕集寄呈陜》 宋·司馬光

    吾家陜之北,陜事吾能說。
    孤亭占城隅,形勝最殊絕。
    云消天宇空,極目鳥飛滅。
    大河西北來,洶涌地脈裂。

    105 《郭氏園送仲通出刺棣州》 宋·司馬光

    名園關嘉客,冠蓋去傾朝。
    小雨塵微斂,馀寒酒易消。
    春歸春近塞,日上海生潮。
    北道平如掌,東風五馬驕。

    106 《晚過水北》 宋·歐陽修

    寒川消積雪,凍浦漸通流。
    日暮人歸盡,沙禽上釣舟。

    107 《留別王景通二首之一》 宋·賀鑄

    早年放樂五云鄉,遠笑垣東俠少場。
    憲也但貧猶未病,公乎非酒自能狂。
    塵埃輦路春游散,燈火僧窗夜話長。
    後日相思枉緘幅,茱萸灣北付漁郎。

    108 《永城邂逅周元通再索詩贈別》 宋·賀鑄

    泛泛流萍滾滾蓬,偶然南北偶然逢。
    一樽通濟橋邊酒,兩夜臨濉驛外鐘。
    行矣風波宜尚慎,歸哉塵土不相容。
    事功早立須知退,學稼它年訪老農。

    109 《題三教圓通堂》 宋·梅堯臣

    處中最靈智,人與天地參。
    其間有佛老,曷又推為三。
    共以圓通出,誠明自包含。
    排楹壓文礎,煥采涂朱藍。

    110 《送楊叔恬應北京辟》 宋·梅堯臣

    昔時見子宛丘下,丞相待子知子賢。
    子於文字實贍博,洛客謾估珠盈船。
    欲賣明月一寸魄,雖豪售以錢。
    通都大邑忽辨寶,直取不犯驪龍涎。
    遂伯照乘物,矜夸魏人前。
    從茲十二車,光彩生從先。

    111 《丁端公北使》 宋·梅堯臣

    出聘天王使,來乘御史驄。
    馳車看燕婦,貂扇御胡風。
    俗與華人似,言從左衽通。
    罽庭觀拜舞,不以未央中。

    112 《送李師錫太博通判懷州》 宋·梅堯臣

    洛陽古道登北邙,河內碧山橫太行。
    朝騎快馬暮可到,風物人心皆故鄉。
    竹林無蹤懷阮籍,路傍有家嗟宣王。
    別乘差向二千石,教民惟在親耕桑。

    113 《送潤州通判李屯田》 宋·梅堯臣

    過江始與風沙隔,京口山連北固牢。
    刺史豐儀於體重,邦人全伏以名高。
    宴盤紫蟹方多味,古寺青林不厭遨。
    定挈傳家舊圖籍,漕河應莫費吳艘。

    114 《送王省副寶臣北使》 宋·梅堯臣

    紫服黃金帶,銀鞍翠錦韉。
    犯寒辭漢省,持禮入胡天。
    左衽通華語,名王接右賢。
    舊山回可記,碣石與燕服。

    115 《送謝師厚太博通判汾州》 宋·梅堯臣

    頻官吳越飽粳稻,況住南陽多水田。
    北登太行入汾曲,正獲{左禾右巴}稏秋風前。
    晉人樸厚自寡訟,軟炊玉粒河鱗鮮。
    君方少壯齒頰健,甘美不負經腹便。
    有意南飛寄我信,滿川鳴雁下連連。

    116 《周仲章通判潤州》 宋·梅堯臣

    昔過京口山,斷崖如鞏洛。
    抱谷黃芹泥,百丈聳垠堮。
    山嶺與江面,地脈水可度。
    欲鑿無淺泉,孰云南土薄。

    117 《馬殿丞通判密州》 宋·梅堯臣

    晨裝辭北闕,懷紱貳東侯。
    地本全齊勝,風仍變魯優。
    危帆淮上去,古木海邊秋。
    相送江潭客,曾同十載游。

    118 《送杜通直乞罷無極南歸》 宋·晁說之

    青堂帳下白題歌,王師城外橫天戈。
    白首國母契丹女,泣問王師來謂何。
    將軍突騎擅府庫,羌兒逃死獨峰駝。
    軍中即日拜太守,兜鍪未脫群冠峨。

    119 《憶江南贈通叟年兄》 宋·晁說之

    北客而南征,蹇產非所志。
    問津人尚絕,後來狂避世。
    流離竄斥者,其數非一二。
    風流稱南朝,文物始佳麗。

    120 《和廬州通判李學士見寄》 宋·王禹偁

    北門西掖久妨賢,出入丹墀近八年。
    且把一麾淮水上,敢思三接浴堂前。
    將何政術稱循吏,豈有文章號謫仙。
    除卻清貧入詩詠,山城坐客冷無氈。

    * 關于通北的詩詞 描寫通北的詩詞 帶有通北的詩詞 包含通北的古詩詞(109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