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通典的詩詞(148首)
81
《題仙都山二首》 宋·曾會
時常展畫圖,今喜到仙都。
盡得煙霞景,方知手筆粗。
擎天成一柱,鎮地出三吳。
苔片封車轍,蓮香泛鼎湖。
82
《廬州詩》 宋·張祁
平湖阻城南,長淮帶城西。
壯哉金斗勢,吳人筑合肥。
曹瞞狼顧地,苻秦又顛擠。
六飛駐吳會,重兵鎮邊陲。
83
《一經堂》 宋·鄭裕
莆之甲姓,實維大方。
紫囊錦帳,閥閱膏粱。
有子盈之,乃其最良。
心志乎道,視之如忘。
84
《上執政四十韻》 元·雅琥
圣主飛龍日,求賢似拾珍。
典謨皆故老,登用必元臣。
日月當黃道,風云擁紫宸。
華封歸帝力,壽域囿吾民。
85
《張烈婦》 明·陸師道
抱璧置泥涂,皎然質不泯。
菖蒲九節花,雖死常流芬。
十三學裁衣,十六誦詩書。
十七婦道成,十八為君妻。
88
《示子遹》 宋·陸游
吾家太傅後,衿佩盛青青。
我忝殿諸老,汝能通一經。
學先嚴詁訓,書要講聲形。
夙夜常相勉,諸孫待典刑。
90
《醉題埭西酒家》 宋·陸游
桑麻蒙翳不通鄰,耽酒頹然一老民。
遣客方眠那是醉?有衣可典未為貧。
曬翎斜日鷗來熟,印跡平沙雁到新。
君看此間何境界,癡人猶說吐車茵。
91
《日本刀歌》 宋·歐陽修
昆夷道遠不復通,世傳切玉誰能窮。
寶刀近出日本國,越賈得之滄海東。
魚皮裝貼香木鞘,黃白閑雜鍮與銅。
百金傳入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兇。
92
《導引·太霄垂佑》 宋·無名氏
太霄垂佑,綿宇洽祺祥。
秘檢煥云章。
宸心虔奉崇徽號,茂典邁前王。
霞明藻衛列通莊。
寶冊奉琳房。
都人震抃騰謠頌,億載保歡康。
93
《導引·虞觴奉主》 宋·無名氏
虞觴奉主,仙馭返皇宮。
禮典極欽崇。
云旗前導開清廟,龍管咽薰風。
巍巍堯父告神功。
追慕孝誠通。
千秋萬歲中興統,宗祀與天同。
95
《謫居感事》 宋·王禹偁
遷謫獨熙熙,襟懷自坦夷。
孤寒明主信,清直上天知。
消息還依道,生涯只在詩。
惟尚諭山水,詎敢詠江蘺。
98
《耄志十首》 宋·劉克莊
善和坊里早多病,翰墨場中竟策勛。
徑以文辭擢臣向,俄而科第與劉蕡。
止方好問經疑義,予不能通史闕文。
拈起祈招猶未識,安知五典與三墳。
100
《夢南塘一首》 宋·劉克莊
惜哉典刑盡,久矣幽明分。
忽夢如生平,握手各悲欣。
素排俗學誤,獨策圣處勛。
共起淹中蕝,重理閣上蕓。
* 關于通典的詩詞 描寫通典的詩詞 帶有通典的詩詞 包含通典的古詩詞(14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