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通丹的詩詞(698首)

    181 《李生棄官入道因寄》 唐·許渾

    西巖一徑通,知學采芝翁。
    寒暑丹心外,光陰白發中。
    水深魚避釣,云迥鶴辭籠。
    坐想還家日,人非井邑空。

    懷古寫人

    182 《李生棄官入道因寄》 唐·許渾

    西巖一徑通,知學采芝翁。
    寒暑丹心外,光陰白發中。
    水深魚避釣,云迥鶴辭籠。
    坐想還家日,人非井邑空。

    183 《和孫樸韋蟾孔雀詠》 唐·李商隱

    此去三梁遠,今來萬里攜。
    西施因網得,秦客被花迷。
    可在青鸚鵡,非關碧野雞。
    約眉憐翠羽,刮目想金篦。

    184 《韓碑》 唐·李商隱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軒與羲。
    誓將上雪列圣恥,坐法宮中朝四夷。
    淮西有賊五十載,封狼生貙貙生羆。
    不據山河據平地,長戈利矛日可麾。

    唐詩三百首敘事詠史

    185 《韓翃舍人即事》 唐·李商隱

    萱草含丹粉,荷花抱綠房。
    鳥應悲蜀帝,蟬是怨齊王。
    通內藏珠府,應官解玉坊。
    橋南荀令過,十里送衣香。

    186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懷寄獻尚書》 唐·李商隱

    下客依蓮幕,明公念竹林。
    縱然膺使命,何以奉徽音。
    投刺雖傷晚,酬恩豈在今。
    迎來新瑣闥,從到碧瑤岑。

    187 《飛鴻響遠音》 唐·李體仁

    漠漠微霜夕,翩翩出渚鴻。
    清聲流迥野,高韻入寥空。
    舊質經寒塞,殘音響遠風。
    縈雪猶類網,避月尚疑弓。
    弱羽雖能振,丹霄竟未通。
    欲知多怨思,聽取暮煙中。

    188 《始忝四座奏狀聞薦蒙恩授官旋進歌詩延英宣…二十四韻》 唐·李群玉

    兩鬢有二毛,光陰流浪中。
    形骸日土木,志氣隨云風。
    冥默楚江畔,蕭條林巷空。
    幽鳥事翔翥,斂翼依蒿蓬。

    189 《洞戶二十二韻》 唐·溫庭筠

    洞戶連珠網,方疏隱碧潯。
    燭盤煙墜燼,簾壓月通陰。
    粉白仙郎署,霜清玉女砧。
    醉鄉高窈窈,棋陣靜愔愔。

    190 《洞戶二十二韻》 唐·溫庭筠

    洞戶連珠網,方疏隱碧潯。
    燭盤煙墜燼,簾壓月通陰。
    粉白仙郎署,霜清玉女砧。
    醉鄉高窈窈,棋陣靜愔愔。

    宋詞三百首婉約樂府詠物感慨時光

    191 《宣城送進士鄭徽赴舉》 唐·許棠

    長安去是歸,上馬肯沾衣。
    水國車通少,秦人楚薦稀。
    鴻方離北鄙,葉下已西畿。
    好整丹霄步,知音在紫微。

    192 《宏詞下第感恩獻兵部侍郎》 唐·皮日休

    分明仙籍列清虛,自是還丹九轉疏。
    畫虎已成翻類狗,登龍才變即為魚。
    空慚季布千金諾,但負劉弘一紙書。
    猶有報恩方寸在,不知通塞竟何如。

    193 《江南秋懷寄華陽山人》 唐·陸龜蒙

    櫛發涼天曙,含毫故國情。
    歸心一夜極,病體九秋輕。
    忽起襜褕詠,因悲絡緯鳴。
    逢山即堪隱,何路可圖榮。

    194 《和襲美寒日書齋即事三首,每篇各用一韻》 唐·陸龜蒙

    不必探幽上郁岡,公齋吟嘯亦何妨。
    唯求薏苡供僧食,別著氍毹待客床。
    春近帶煙分短蕙,曉來沖雪撼疏篁。

    195 《奉和襲美先輩悼鶴》 唐·張賁

    池塘蕭索掩空籠,玉樹同嗟一土中。
    莎徑罷鳴唯泣露,松軒休舞但悲風。
    丹臺舊氅難重緝,紫府新書豈更通。
    云減霧消無處問,只留華發與衰翁。

    196 《送人尉黔中》 唐·周繇

    盤山行幾驛,水路復通巴。
    峽漲三川雪,園開四季花。
    公庭飛白鳥,官俸請丹砂。
    知尉黔中后,高吟采物華。

    197 《小游仙詩九十八首》 唐·曹唐

    玉簫金瑟發商聲,桑葉枯干海水清。
    凈掃蓬萊山下路,略邀王母話長生。
    上元元日豁明堂,五帝望空拜玉皇。
    萬樹琪花千圃藥,心知不敢輒形相。

    198 《贈李郢端公》 唐·方干

    非唯孤峭與世絕,吟處斯須能變通。
    物外搜羅歸大雅,毫端剪削有馀功。
    山川正氣侵靈府,雪月清輝引思風。
    別得人間上升術,丹霄路在五言中。

    199 《贈五牙山人洗修白》 唐·方干

    變通唯在片時間,此事全由一粒丹。
    若取壽長延至易,如嫌地遠縮何難。
    先生闊別能輕舉,弟子才來學不餐。
    篋里生塵是閑藥,外沾猶可救衰殘。

    200 《綿竹山四十韻》 唐·吳融

    綿竹東西隅,千峰勢相屬。
    崚嶒壓東巴,連延羅古蜀。
    方者露圭角,尖者鉆箭簇。
    引者蛾眉彎,斂者鳶肩縮。

    * 關于通丹的詩詞 描寫通丹的詩詞 帶有通丹的詩詞 包含通丹的古詩詞(69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