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逐波的詩詞(510首)

    321 《泡》 明·錢謙貞

    潮打城頭去復還,石尤風緊浪沖船。
    鐺鳴沸水千珠白,鳧浴回波萬顆圓。
    茶注玉甌翻細細,雨零春澗激漩漩。
    江湖起滅渾無定,逐荇飄萍過歲年。

    322 《渝關望海樓》 明·阮漢聞

    海需筑海底,波面沒樓址。
    海若不敢嗔,龍宮定應徙。
    邃磴復藏兵,高甍疑役鬼。
    潮回遠嶼青,日簸驚濤紫。

    323 《擬古詩七十首(錄一十三首)》 明·盛時泰

    陳思王植贈友往祚頹已久,大業緬方新。
    仰視圣皇德,承胤為我親。
    暇日荷休明,高館集眾賓。
    中廚列庖饌,水陸備鮮鱗。

    324 《玄潭古劍歌》 明·蘇伯衡

    扁舟昔向玄潭過,聞有古劍留巖阿。
    欲觀躊躇復不敢,只恐開匣踴躍翻滄波。
    此時解后都城里,玉質珠輝那得比。
    玄靈外護朱草莖,赤日天中涌湖水。

    325 《驪山老妓行(補唐天寶遺事,戲效白樂天作)》 明·孫蕡

    秋風楊柳凋金縷,冷露芙蓉落芳渚。
    寒香晚色何所如,驪山唐姬教坊女。
    蛾眉淡掃山遠碧,蟬鬢半拋云亂吐。
    時妝無復新妖嬈,曩態猶存舊嬌嫵。

    326 《行路難·倚劍且勿嘆》 未知·王偁

    倚劍且勿嘆,聽我《行路難》。
    世途反覆多波瀾,焦原九折未為艱。
    君不見漢謠斗粟歌未闌,長門一夕秋草殘。
    骨肉之恩尚如此,何況他人方寸間。

    327 《高房山寒江孤島圖》 明·王行

    千山萬山重復重,煙嵐草樹深莫窮。
    高堂大軸示寬廣,要以筆力夸奇雄。
    青紅蒼翠滿縑素,缺處殘碧分遙峰。
    雖云眼底供一快,未見闊遠開心胸。

    328 《己酉練圻寓舍詠雪》 明·王彝

    青龍己酉豐稔葉,歲星一終旬日浹。
    天容黃黃風氵疌々正好,云同八表不見葉。
    漏促辰酉日車跲,目眩空花氣屢懾。
    凍指欲墮數蓂莢,股栗匪由冰上踏。

    329 《感懷》 明·謝五娘

    百歲因緣一旦休,三生石上事悠悠。
    無梁雙陸難歸馬,恨點天牌不到頭。
    千里月明千里恨,五更風雨五更愁。
    東風去后花無主,任爾隨波逐水流。

    330 《巢云院》 明·徐勃

    石勢參差若累成,夕陽斜照海波平。
    苔封古路花深合,樹隱懸崖葉倒生。
    入院亂穿云影去,上山遙逐澗聲行。
    巢居隱士知何代,千古無人記姓名。

    331 《擬遠游篇》 明·許繼

    朝涉滄海水,莫上三神山。
    洪波千萬里,揚帆出其間。
    陽侯弄神怪,半空舞層瀾。
    載驅龍與螭,復御魚與黿。

    332 《秋思(二首)》 明·薛瑄

    登高望滄海,長風欻來過。
    九鰲互低昂,三山郁嵯峨。
    綽約眾仙子,飄飄戲其阿。
    手把珊瑚枝,笑拂扶桑柯。

    333 《早朝詩(十四首)》 明·楊子器

    曉天宮闕掛星河,魚鑰傳回鳳輦過。
    云擁蓬萊通御氣,雨晴太液起恩波。
    鼓嚴正促千官入,鞭靜猶聞禁卒訶。
    衙退殿頭幢節下,花陰滿地逐鳴珂。
    ¤

    334 《述懷(時年八十二)》 明·易恒

    雁信無馮蝶夢訛,寥寥空望遠人過。
    家如明月圓時少,腸似游絲斷處多。
    垂白不禁青鏡在,落紅其奈綠陰何。
    百年歲月今如許,誰遣流光逐逝波。

    335 《缺題》 明·永福溪鬼

    隨波逐浪滯孤魂,白骨沈沙漾水痕。
    幾寸柔腸魚嚙斷,不關今夜聽啼猿。

    336 《姚少師所藏八駿圖》 明·曾棨

    周家八馬如飛電,夙昔傳聞今始見。
    銳耳雙分秋竹批,拳毛一片桃花旋。
    肉鬃疊聳高崔嵬,權奇知此真龍媒。
    霜蹄試踏層冰裂,駿尾欲掉長飚回。

    337 《毗陵道中遇司勛皇甫子循舟有詩相貽奉答》 明·章美中

    三月輕風桃李陰,春城吹入客愁深。
    扁舟未逐五湖去,華發空隨雙鬢侵。
    芳草東歸故園色,江流北轉逐臣心。
    煙波日暮知何處,天畔疏峰相對吟。

    338 《南望湖》 明·鄭善夫

    南望諸湖波映空,揚舲東逐芰荷風。
    垂楊亂覆茅檐綠,好著魚梁山照中。

    339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340 《次韻奉答東橋》 明·朱應登

    張衡未老賦歸田,地燒菑理術阡。
    世路風波甘息足,貧家衣食愿逢年。
    窗臨茂樹清陰直,門對斜川小徑偏。
    愛逐西鄰沮溺飲,巾車乘醉穩如船。

    * 關于逐波的詩詞 描寫逐波的詩詞 帶有逐波的詩詞 包含逐波的古詩詞(51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