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透水的詩詞(496首)

    381 《題楊妃春睡圖》 元·楊維楨

    沉香亭前燕來后,三郎鼓中放花柳。
    西宮困人春最先,華清溶溶暖如酒。
    雪肢欲透紅薔薇,錦襠卸盡流蘇幃。
    小蓮侍擁扶不起,翠被卷作梨云飛。

    382 《涇縣東宋二編修長歌》 明·劉基

    浙東行人過江左,正值蕤賓之管吹輕葭。
    陰氣黯黕天地閉,仰面不見扶桑鴉。
    谷風哀鳴灌木應,雨腳四垂如亂麻。
    崩湍涌溜汩奔會,平地碾嚙作臼洼。

    383 《青山讀書圖》 明·唐寅

    湖州得娟俱充襪,我把輕縑試高揭。
    東涂西抹出天涯,管領煙霞主風月。
    人家聯絡住青山,良朋好友時往還。
    讀書比比不出戶,柴門流水聲潺湲。

    384 《次韻和崔朝散西湖避暑》 宋·韓維

    人生苦炎歊,我所得蕭爽。
    喬林無纖穿,好鳥不停響。
    馮軒縱遐矚,萬象歸一掌。
    道心流水閑,世事浮云往。
    豈同中林士,所樂在膏壤。
    寄語同心人,金鱗當透網。

    385 《黃蓮花》 宋·韓維

    一水盈盈獨立時,六銖衣薄透冰肌。
    臨川已沒龍丘遠,辜負芳妍乞好祠。

    386 《挽羅宗卿》 宋·吳泳

    曉月璿源澹,春風璧水香。
    一條冰透骨,五色鳳鳴崗。
    翳彼菟裘老,傷哉寶鑒亡。
    囊封尚生意,今與日爭光。

    387 《鏡屏詩二首》 宋·李廌

    凝澄不動水淵盤,風拂泉生或細瀾。
    月影透簾朝日薄,龍輝繞匣夜光寒。
    玄冥借魄知神物,男子無聞已弱冠。
    照我精誠至麟閣,緩隨弓劍上仙壇。

    388 《金丹詩四十八首》 宋·張繼先

    九真山下有華池,此水延年世不知。
    金橘生成光色透,彈丸小大彩霞飛。
    送歸北海深藏密,般上南溟事怪奇。
    只候此中功力就,黃云片片擁嬰兒。

    389 《錢塘》 宋·張繼先

    幾萬人家水繞城,白云開處見丹青。
    地連金色三千界,山映瑤峰六尺屏。
    曉憑闌干披宿露,夜收簾幕透寒星。
    浙江風物端無賽,增拎蓬萊半洞庭。

    390 《降真香清而烈有法用柚花建茶等蒸煮遂可柔和》 宋·鄭剛中

    南海有枯木,木根名降真。
    評品坐粗烈,不在沈水倫。
    高人得仙方,蒸花助氤氳。
    瓦甑鋪柚蕊,沸鼎騰湯云。

    391 《讒桃花》 宋·鄭剛中

    手提銅壺汲漣漪,去年曾浸寒梅枝。
    今年汲水浸桃萼,明玉這瘦紅粉肥。
    夭夭灼灼豈不佳,如酒透骨春頗宜。
    孰與山齋雪將飛,彼孤者芳抱清姿。

    392 《和賀子忱喜雪》 宋·曹勛

    蘊玉梅初艷,埋青麥自豐。
    漸冰留水研,時喜拂窗風。
    能賦懷王粲,開樽憶孔融。
    警寒方認鶴,掃逕屢嗔童。

    393 《和李判院見寄》 宋·曹勛

    光景飛馳疾去波,別來秋色換春和。
    真鉛未有三花驗,籥虛嗟十載過。
    詩句驚人增感發,水云留處恐蹉跎。
    荊山鑿透應多玉,分與貧儒奈老何。

    394 《曉乘大霧訪仲固》 宋·胡寅

    稚金不耐老火鑄,有烈秋陽尚驕倨。
    汗流亭午憶凄風,氣應佳辰欣白露。
    朝來開窗迷眼界,霧色無邊莽回互。
    誰為夜半有力者,竅負群山著何處。

    395 《觀柳源瀑布》 宋·胡寅

    遐歸猶勝踐,風日清廣宙。
    途巘意未闌,景絕原初副。
    回巒豁大壑,萬古貯天漏。
    無人識秋河,此地一源透。

    396 《和耿時舉梅雪二首》 宋·仲并

    百花看盡不如梅,故作凌寒殿后開。
    照水憐生勻粉處,隔簾抵死透香來。
    未令寄隴音塵斷,能覓巡檐句法回。
    羞殺漫山桃李樹,枉教春力費鐫裁。

    397 《游長蘆》 宋·李流謙

    他年天眼識褕袆,千柱如今鏁夕暉。
    笑說老禪操一葦。
    戲呼靈媼授三歸。
    波濤嚙岸蛟龍惡,荻竹抽萌鱠縷肥。
    曲水流觴記今日,晚風直欲透人衣。

    398 《和錢大虛清映亭韻》 宋·李流謙

    西風振槁如發蒙,危亭創見心眼工。
    融成水月一合相,有似猛火烹鉛銅。
    是時素節屬重九,喚客一醉萸菊同。
    夜深跳魚亂珂璧,起舞大叫騎鯨公。

    399 《趙資政當山堂》 宋·樓鑰

    我公仁存心,樂山心如丹。
    平生經行處,不厭行路難。
    青城及大面,萬疊連百蠻。
    捫參仰脅息,亦嘗坐長嘆。

    400 《送制帥林和叔歸》 宋·樓鑰

    使君一何清,鶴骨天與瘦。
    少年場屋聲,六藝飽芳漱。
    一行起作吏,所立已不茍。
    立朝凜大節,論事幾及霤。

    * 關于透水的詩詞 描寫透水的詩詞 帶有透水的詩詞 包含透水的古詩詞(49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