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適野的詩詞(455首)

    81 《題畫山水障》 唐·張九齡

    心累猶不盡,果為物外牽。
    偶因耳目好,復假丹青妍。
    嘗抱野間意,而迫區中緣。
    塵事固已矣,秉意終不遷。

    82 《郡中每晨興輒見群鶴東飛至暮又行列而返…所羨遂賦以詩》 唐·張九齡

    云間有數鶴,撫翼意無違。
    曉日東田去,煙霄北渚歸。
    歡呼良自適,羅列好相依。
    遠集長江靜,高翔眾鳥稀。
    豈煩仙子馭,何畏野人機。
    卻念乘軒者,拘留不得飛。

    83 《行從方秀川與劉評事文同宿》 唐·張說

    方秀美盤游,頻年降天罕。
    水共伊川接,山將闕門斷。
    捧日照恩華,攀云引疲散。
    野宿霜入帳,孤衾寒不暖。

    84 《田家》 唐·楊顏

    小園足生事,尋勝日傾壺。
    蒔蔬利于鬻,才青摘已無。
    四鄰依野竹,日夕采其枯。
    田家心適時,春色遍桑榆。

    85 《詠史十一首》 唐·李華

    昂藏獬豸獸,出自太平年。
    亂代乃潛伏,縱人為禍愆。
    嘗聞斷馬劍,每壯朱云賢。
    身死名不滅,寒風吹墓田。

    86 《擬古十二首》 唐·李白

    青天何歷歷,明星如白石。
    黃姑與織女,相去不盈尺。
    銀河無鵲橋,非時將安適。
    閨人理紈素,游子悲行役。

    87 《留別洛京親友》 唐·韋應物

    握手出都門,駕言適京師。
    豈不懷舊廬,惆悵與子辭。
    麗日坐高閣,清觴宴華池。
    昨游倏已過,后遇良未知。
    念結路方永,歲陰野無暉。
    單車我當前,暮雪子獨歸。
    臨流一相望,零淚忽沾衣。

    婉約詠古抒懷

    88 《送崔叔清游越》 唐·韋應物

    忘茲適越意,愛我郡齋幽。
    野情豈好謁,詩興一相留。
    遠水帶寒樹,閶門望去舟。
    方伯憐文士,無為成滯游。

    89 《晚歸灃川》 唐·韋應物

    凌霧朝閶闔,落日返清川。
    簪組方暫解,臨水一翛然。
    昆弟忻來集,童稚滿眼前。
    適意在無事,攜手望秋田。

    90 《過昭國里故第》 唐·韋應物

    不復見故人,一來過故宅。
    物變知景暄,心傷覺時寂。
    池荒野筠合,庭綠幽草積。
    風散花意謝,鳥還山光夕。

    小學古詩秋天寫景言志

    91 《登西南岡卜居遇雨尋竹浪至灃壖縈帶…清流茂樹云物可賞》 唐·韋應物

    登高創危構,林表見川流。
    微雨颯已至,蕭條川氣秋。
    下尋密竹盡,忽曠沙際游。
    紆曲水分野,綿延稼盈疇。
    寒花明廢墟,樵牧笑榛丘。
    云水成陰澹,竹樹更清幽。
    適自戀佳賞,復茲永日留。

    92 《遇旅鶴》 唐·孫昌胤

    靈鶴產絕境,昂昂無與儔。
    群飛滄海曙,一叫云山秋。
    野性方自得,人寰何所求。
    時因戲祥風,偶爾來中州。

    93 《李云南征蠻詩》 唐·高適

    天寶十一載,有詔伐西南夷,右相楊公兼節制之寄,乃奏前云南太守李宓涉海自交趾擊之。
    道路險艱,往復數萬里,蓋百王所未通也。
    十二載四月,至于長安,君子是以知廟堂使能,李公效節。
    適忝斯人之舊,因賦是詩。

    戰爭歌頌將士

    94 《東平路中遇大水》 唐·高適

    天災自古有,昏墊彌今秋。
    霖霪溢川原,澒洞涵田疇。
    指途適汶陽,掛席經蘆洲。
    永望齊魯郊,白云何悠悠。

    95 《白水縣崔少府十九翁高齋三十韻》 唐·杜甫

    客從南縣來,浩蕩無與適。
    旅食白日長,況當朱炎赫。
    高齋坐林杪,信宿游衍闃。
    清晨陪躋攀,傲睨俯峭壁。

    96 《大云寺贊公房四首》 唐·杜甫

    心在水精域,衣沾春雨時。
    洞門盡徐步,深院果幽期。
    到扉開復閉,撞鐘齋及茲。
    醍醐長發性,飲食過扶衰。

    97 《送長孫九侍御赴武威判官》 唐·杜甫

    驄馬新鑿蹄,銀鞍被來好。
    繡衣黃白郎,騎向交河道。
    問君適萬里,取別何草草。
    天子憂涼州,嚴程到須早。

    98 《送李校書二十六韻》 唐·杜甫

    代北有豪鷹,生子毛盡赤。
    渥洼騏驥兒,尤異是龍脊。
    李舟名父子,清峻流輩伯。
    人間好少年,不必須白晰。

    99 《驅豎子摘蒼耳(即卷耳)》 唐·杜甫

    江上秋已分,林中瘴猶劇。
    畦丁告勞苦,無以供日夕。
    蓬莠獨不焦,野蔬暗泉石。
    卷耳況療風,童兒且時摘。

    100 《甘林》 唐·杜甫

    舍舟越西岡,入林解我衣。
    青芻適馬性,好鳥知人歸。
    晨光映遠岫,夕露見日晞。
    遲暮少寢食,清曠喜荊扉。

    * 關于適野的詩詞 描寫適野的詩詞 帶有適野的詩詞 包含適野的古詩詞(45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