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適才的詩詞(334首)

    221 《答束孝先》 宋·王令

    純金出熔爐,烜赫掩熾火。
    錦成洗春江,眾目炫莫奈。
    魚鹽物誠微,誤用幸不涴。
    君家兄弟賢,我見始驚夥。

    222 《送曹杜赴試禮部》 宋·王令

    霜風瑯瑯鳴鼓鼙,鳥寒夜噪樹折枝。
    居者不出行者歸,廄馬解銜車棄脂。
    長河夜冰船就維,百賈晏起朝閉扉。
    為問當今行者誰,出門千里到何處。

    223 《琵琶行》 宋·白玉蟾

    長江浩浩送千古,江流不斷魚龍舞。
    蘆花荻花愁暮云,天風吹我客湓浦。
    移舟回首思故人,凄然一登琵琶亭。
    琵琶亭上秦天遠,琵琶亭下楚江橫。

    224 《過皇甫侍郎》 宋·蔡襄

    丈人幾八十,歲晚益窮經。
    陰陽判九六,天地環丙丁。
    初若發泉穴,漸已澄滄溟。
    所寶非世有,愿充天子庭。

    225 《送許寺丞知古田縣》 宋·蔡襄

    大雪擁都門,子行亦良苦。
    予貧乏觴豆,子車誰為祖。
    少止聽我言,於子不無補。
    于今方用兵,連年戍羌虜。

    226 《四賢一不肖詩·右歐陽永叔》 宋·蔡襄

    先民至論推天常,補袞扶世為儒方。
    圜冠博帶不知本,樗櫟安可施青黃。
    帝圖日盛人世出,今吾永叔誠有望。
    處心學士貴適用,異端莫得窺其墻。

    227 《題李偁推官頤齋》 宋·晁補之

    無舍靈龜觀朵頤,自求口實君自知。
    誰為此者君名之,其說不煩求我詩。
    君家嚴君業夔伊,虎視耽耽雄四夷。
    四方是維天子毗,汶陽一室大澤陂。

    228 《滕達道龍圖挽詞二首》 宋·蘇轍

    才適邦家用,學非章句儒。
    遭逢初莫測,流落一長吁。
    大節輕多難,深言究遠圖。
    收功太原守,談笑視羌胡。

    229 《送琳老還大明山》 宋·蘇轍

    身老與世疏,但有世外緣。
    五年客江西,掃軌謝往還。
    依依二三老,示我馬祖禪。
    身心忽明曠,不受垢污纏。

    230 《京師送王頤殿丞》 宋·蘇轍

    憶游長安城,皆飲母卿宅。
    身雖坐上賓,心是道路客。
    笑言安能久,車馬就奔迫。
    城南南山近,勝絕聞自昔。

    231 《書郭熙橫卷》 宋·蘇轍

    鳳閣鸞臺十二屏,屏上郭熙題姓名。
    崩崖斷壑人不到,枯松野葛相欹傾。
    黃散給舍多肉食,食罷起愛飛泉清。
    皆言古人不復見,不知北門待詔白發垂冠纓。

    232 《送琳長老還大明山》 宋·蘇轍

    身老與世疏,但有世外緣。
    五年客江西,掃軌謝往還。
    依依二三老,示我馬祖禪。
    身心忽明曠,不受垢污纏。

    233 《七夕與孟婿約湯朝美率徐行中游鶴山》 宋·韓元吉

    城市競時節,幽尋固難同。
    舊聞鶴山奇,欲往歲屢窮。
    茲辰尚殘暑,夙駕乘西風。
    楚俗候飛鵲,階庭鬧兒蘭。

    234 《惜別行送林梅卿赴闕》 宋·黃公度

    刺桐城邊桐葉飛,刺桐城外行人稀。
    客來別我有所適,問客此去何當歸。
    林卿妙齡才秀發,胸中萬卷涌溟渤。
    家聲合沓蓋九州,里第嶙峋表雙闕。

    235 《人日雪》 宋·朱翌

    天公號令今年早,阿香動地連催曉。
    今朝才及七日人,卻見長空六花擾。
    我獨磚爐坐畫灰,扶杖出門愁屐倒。
    細挑生菜羹鼎香,落盡梅花妝額巧。

    236 《送方員外之廬陵》 明·楊基

    十年在羈旅,未嘗憂別離。
    如何與君辭,愴如失群麋。
    君才非我儔,語默皆可師。
    溫溫霜天裘,細細當暑絺。

    237 《句曲秋日郊居雜興(十首)》 明·楊基

    欲往竟無適,意行仍獨還。
    猿聲黃葉寺,牛背夕陽山。
    書棄將成業,身投未老閑。
    相逢莫嘲誚,才與不才間。
    ¤

    238 《答蘇子美見寄》 宋·韓維

    暮春游京洛,適與夫子遘。
    衣焦未及展,挈酒且相就。
    佳林延涼飚,廣夏蔭清晝。
    浩然塵盧醒,坐看天骨秀。

    239 《和晏相公雪》 宋·韓維

    去年陽氣驕,不雪盡冬序。
    今年未開臘,已見六花注。
    矜新忽微飄,爭急遂橫鶩。
    浩蕩天地和,曠爽樓觀曙。

    240 《答楊方叔感懷》 宋·韓維

    吾聞古志人,往往感時節。
    所悲非賤貧,要在奮功烈。
    子今才且少,方以藝自拔。
    譬如適萬里,所利輪與轄。
    翻然反虛無,乃與所事別。
    愿持君子嘆,勉蹈古人轍。

    * 關于適才的詩詞 描寫適才的詩詞 帶有適才的詩詞 包含適才的古詩詞(33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