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送行處的詩詞(1020首)

    721 《舟次蘭溪和歐陽國瑞韻》 宋·陳文蔚

    客子經行處,吳江萬頃秋。
    風煙曉濃淡,云樹遠稀稠。
    緩去花相送,重來鳥勸留。
    與郡無楚粵,一笑況同舟。

    722 《送柯以善自杭游鄂》 宋·戴表元

    江漢天風日夜清,君游何處濯塵纓。
    云從鸚鵡洲前出,月在鳳皇山上明。
    已羨以嬴吳士艷,行看詞筆楚人驚。
    殘蓀剩芷將何用,歸日分張與后生。

    723 《送李伯英孟淳,鶴田幼弟,乃步深齋之子》 宋·方回

    八十三歲李鶴田,我兄事之后八年。
    有弟有弟來見我,我亦待之如弟然。
    鶴田鶴田真神仙,讀萬卷書忘蹄筌。
    鉤銀畫鐵筆下字,咳珠唾玉胸中篇。

    724 《送陳正之三首》 宋·方回

    昔在東原北,高唐一再行。
    金書儒廟壯,畫壁驛亭清。
    仕宦中年達,親知遠道迎。
    江南何處好,細話紫陽城。

    725 《送李好謙縣尉》 宋·葛紹體

    東歸行李一編書,誰料薰風駐鑒湖。
    夜月扁舟憶君處,藕塘紅綠正相扶。

    726 《送翁靈舒》 宋·葛紹體

    尋常居異所,客路得同行。
    別久話難盡,路長愁易生。
    湘江春自綠,衡岳古來青。
    何似歸休好,西巖深處耕。

    727 《送齊侍者南游》 宋·郭印

    癡癡行腳師,要覓南方禪。
    不知未舉足,罪過已彌天。
    三千大千界,當處本湛然。
    若作如是解,猶嫌墮一邊。

    728 《送種守》 宋·郭印

    群峰逶迤來,落處如鼎峙。
    真仙鑿鹽穴,下引滄溟水。
    英氣鐘人物,衣冠何濟濟。
    古來陵陽守,賢哲多臥理。

    729 《送李去病赴召》 宋·郭印

    五岳四瀆今異方,東西南北衣冠鄉。
    巽維久挽六龍駕,江浙人物無遁藏。
    參井之區最遐僻,步武難依日月光。
    吾皇側席佇賢俊,紫泥屢下勤搜揚。

    730 《送章發運楶》 宋·李復

    鄉農不寓兵,經費半非古。
    天下雖無事,禁虣必備武。
    浚郊開王畿,屹然根本固。
    鉤陳擁帝居,百萬環貔虎。

    731 《送丁正臣》 宋·李覯

    鉛槧辛勤四十年,摶風不上鬢霜寒,朱門何處是知已,短褐空瓢行路難。

    732 《送毗師西游》 宋·李覯

    望望王城十二門,青山行盡入紅塵。
    近來富貴皆天與,到處應多問命人。

    733 《送黃承伯》 宋·李覯

    君來別我向番陽,時節初春曉尚霜。
    茶褐園林新柳色,鹿胎田地落梅香。
    此行硯席多知已,是處樓臺可舉觴。
    只恐詔書非久下,槐花又在眼前黃。

    734 《送恩上人還云門》 宋·牟巘五

    澈師何處覓遺蹤,坐聽云門寺里鐘。
    正自年來苦行腳,個中元自有千峰。

    735 《送李眉州》 宋·彭龜年

    出捧毛義檄,不違菽水歡。
    歸侍潘安輿,能宣詔條寬。
    古來忠孝事,兼此良獨難。
    是心無中邊,寧擇陸與盤。

    736 《送熊退齋歸武夷》 宋·丘葵

    穆穆朱夫子,於道集大成。
    嗟予亦私淑,奧義終難明。
    退翁獨何幸,而乃同鄉生。
    雖后百余載,玄機若親承。

    737 《春日郊行》 宋·釋紹嵩

    春送人家入畫屏,草香沙暖水云晴。
    凝眸不覺斜陽盡,閑恨閑愁觸處生。

    738 《送僧之華亭》 宋·釋文珦

    忽爾來相別,攜琴便出關。
    此行離日下,何事到云間。
    郭外遙通海,舟前少見山。
    應思舊棲處,樵屋過秋閒。

    739 《送僧過碧云見北磵》 宋·釋心月

    老倒楊岐沒腦門,行藏駔儈許誰論。
    碧云深處問端的,他是他家九世孫。

    740 《送傳道者歸省母氏》 宋·釋正覺

    妙盡功圓轉處幽,若人真解倒騎牛。
    雨蓑風笠舊行李,適意明明百草頭。

    * 關于送行處的詩詞 描寫送行處的詩詞 帶有送行處的詩詞 包含送行處的古詩詞(102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