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上柳枝黃,壚頭酒正香。春流飲去馬,暮雨濕行裝。驛路通函谷,州城接太行。覃懷人總喜,別駕得王祥。
流水何山分,浮云空中遇。我生無根株,聚散亦難固。憶昨斗龍春,巖棲侶高步。清懷去羈束,幽境無滓污。
山落云陽外,去程寒接巴。劍江連漢直,棧閣掛空斜。聽錫樵停斧,窺禪鳥立槎。舊房春到晚,深徑始開花。
適從山中來,復向山中去。為報山中人,莫厭山中住。近城塵土多,亂爾煙霞趣。野蜂銜漆汁,尚欲為蔕固。息此可以安,其能忘我諭。
行色在車馬,西亭新雨過。移家從上黨,佐幕向三河。皂莢林初暗,黃粱酒未和。七賢無復有,舊跡尚應多。
正當搖落日,忽憶向江天。猿避經行路,鷗隨入定船。袖攜詩卷重,杖揭缽囊偏。約我湖心寺,相尋結白蓮。
臺岳相逢麋鹿墟,識公風骨秀而癯。山林訪道誠多切,云水期真進所如。爐鼎丹砂知煉己,關河霜霰不妨渠。它時應有衡陽雁,莫忘南來一紙書。
紛紛人少強,有客面如鐵。前日方游吳,今日又走越。一身天地間,行役勞歲月。問子去何為,豈是事干謁。
艾軒門第多諸父,尚想高齋講誦時。誰道風流今已泯,親篇三復起予詩。
讀書豈但資聞見,窮理方能識重輕。孔孟格言如日月,更須師友與詳評。
劍津初筮著能名,大府今看佐屬城。愧我贈行無好語,只將戒懼與明誠。
麻衣草座思靈徹,一食安閑更無別,倏忽遷流數百年,杳杳誰來繼其絕。吾兮亦是疏慵輩,冷淡身心存慷愷。偶續靈峰照夜燈,遽泛鐵船下滄海。
文獻傳家舊,功名發軔初。榮華勸行色,珍重別吾廬。老丑渾無賴,殷勤獨未疏。西來多雁字,數寄一行書。
羽籥崇文禮以畢,干鏚奮武事將行。用舍繇來其有致,壯志宣威樂太平。
雄圖爭割據,神器終不守。上下武昌城,長江竟何有。古來壯臺榭,事往悲陵阜。寥落幾家人,猶依數株柳。
翠屏瀑水知何在,鳥道猿啼過幾重。落日獨搖金策去,深山誰向石橋逢。定攀巖下叢生桂,欲買云中若個峰。憶想東林禪誦處,寂寥惟聽舊時鐘。
井上桐葉雨,灞亭卷秋風。故人適戰勝,匹馬歸山東。問君今年三十幾,能使香名滿人耳。君不見三峰直上五千仞,見君文章亦如此。
釋子吾家寶,神清慧有馀。能翻梵王字,妙盡伯英書。遠鶴無前侶,孤云寄太虛。狂來輕世界,醉里得真如。
冬天離別
姑蘇臺枕吳江水,層級鱗差向天倚。秋高露白萬林空,低望吳田三百里。當時雄盛如何比,千仞無根立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