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坼臺衡地,曾為人所憐。公侯終必復,經術昔相傳。食德見從事,克家何妙年。一毛生鳳穴,三尺獻龍泉。赤壁浮春暮,姑蘇落海邊。客間頭最白,惆悵此離筵。
聞道王喬舄,名因太史傳。如何碧雞使,把詔紫微天。秦嶺愁回馬,涪江醉泛船。青城漫污雜,吾舅意凄然。
憐君展驥去,能解倚門愁。就養仍榮祿,還鄉即晝游。橘花低客舍,莼菜繞歸舟。與報垂綸叟,知吾世網留。
車徒鳳掖東,去去洛陽宮。暫以青蒲隔,還看紫禁同。經過乘雨露,瀟灑出鴛鴻。官署名臺下,云山舊苑中。暮天雙闕靜,秋月九重空。且喜成周地,詩人播國風。
唐詩三百首懷古抒懷
林下不成興,仲容微祿牽。客程千里遠,別念一帆懸。欲嘆卑棲去,其如勝趣偏。云山深郡郭,花木凈潮田。坐嘯帷應下,離居月復圓。此時知小阮,相憶綠尊前。
東風香草路,南客心容與。白皙吳王孫,青蛾柳家女。都門數騎出,河口片帆舉。夜簟眠橘洲,春衫傍楓嶼。
謂子文章達,當年羽翼高。一經俄白首,三命尚青袍。未遇須藏器,安卑莫告勞。盤根倘相值,試用發硎刀。
臨難敢橫行,遭時取盛名。五兵常典校,四十又專城。浪逐樓船破,風從虎竹生。島夷今可料,系頸有長纓。
冢司方慎選,劇縣得英髦。固是攀云漸,何嗟趨府勞。楚山迎驛路,漢水漲秋濤。鶱翥方茲始,看君六翮高。
舊聞陽翟縣,西接鳳高山。作吏同山隱,知君處劇閑。少年當效用,遠道豈辭艱。遲子揚名后,方期彩服還。
諷刺詠史
南去秋江遠,孤舟興自多。能將流水引,更入洞庭波。夏口帆初上,潯陽雁正過。知音在霄漢,佐郡豈蹉跎。
送別友人歸隱惋惜
白蘋楚水三湘遠,芳草秦城二月初。連雁北飛看欲盡,孤舟南去意何如。渡江野老思求瘼,候館郴人憶下車。別后天涯何所寄,故交惟有袖中書。
山中眇然意,此意乃平生。常日望鳴皋,遙對洛陽城。故人吏為隱,懷此若蓬瀛。夕氣冒巖上,晨流瀉岸明。
身為百里長,家寵五諸侯。含笑聽猿狖,搖鞭望斗牛。梅花堪比雪,芳草不知秋。別后南風起,相思夢嶺頭。
擬歸云壑去,聊寄宦名中。俸祿資生事,文章實國風。聽潮回楚浪,看月照隋宮。儻有登樓望,還應伴庾公。
不與名利隔,且為江漢游。吳山本佳麗,謝客舊淹留。狹道通陵口,貧家住蔣州。思歸復怨別,寥落詎關秋。
為文通絕境,從宦及良辰。洛下知名早,腰邊結綬新。且傾浮菊酒,聊拂染衣塵。獨恨滄波侶,秋來別故人。
二職亞陶公,歸程與夢同。柳垂平澤雨,魚躍大河風。混跡威長在,孤清志自雄。應嗤向隅者,空寄路塵中。
云起山城暮,沈沈江上天。風吹建業雨,浪入廣陵船。久是吳門客,嘗聞謝守賢。終悲去國遠,淚盡竹林前。
寫景抒情
古堤迎拜路,萬里一帆前。潮作澆田雨,云成煮海煙。吏閑唯重法,俗富不憂邊。西掖今宵詠,還應寄阿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