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送人的詩詞(1500首)

    361 《賦得春鶯送友人(又作賀朝詩)》 唐·劉孝孫

    流鶯拂繡羽,二月上林期。
    待雪消金禁,銜花向玉墀。
    翅掩飛燕舞,啼惱婕妤悲。
    料取金閨意,因君問所思。

    362 《春晚送瑕丘田少府還任,因寄洛中鏡上人》 唐·蘇颋

    聞道還沂上,因聲寄洛濱。
    別時花欲盡,歸處酒應春。
    聚散同行客,悲歡屬故人。
    少年追樂地,遙贈一沾巾。

    363 《送友人尉蜀中》 唐·徐晶

    故友漢中尉,請為西蜀吟。
    人家多種橘,風土愛彈琴。
    水向昆明闊,山連大夏深。
    理閑無別事,時寄一登臨。

    364 《送友人之新豐》 唐·劉希夷

    日暮秋風起,關山斷別情。
    淚隨黃葉下,愁向綠樽生。
    野路歸驂轉,河洲宿鳥驚。
    賓游寬旅宴,王事促嚴程。

    365 《送友人任括州》 唐·沈佺期

    青春浩無際,白日乃遲遲。
    胡為賞心客,嘆邁此芳時。
    甌粵迫茲守,京闕從此辭。
    茫茫理云帆,草草念行期。
    紛吾結遠佩,帳餞出河湄。
    太息東流水,盈觴難再持。

    366 《李舍人山園送龐邵》 唐·沈佺期

    符傳有光輝,喧喧出帝畿。
    東鄰借山水,南陌駐驂騑.
    握手涼風至,當歌秋日微。
    高幨去勿緩,人吏待霜威。

    367 《廣陵送別宋員外佐越鄭舍人還京(一作張諤詩)》 唐·韋述

    朱紱臨秦望,皇華赴洛橋。
    文章南渡越,書奏北歸朝。
    樹入江云盡,城銜海月遙。
    秋風將客思,川上晚蕭蕭。

    368 《還京(一作廣陵送別宋員外佐越鄭舍人還京一作韋述詩)》 唐·張諤

    朱紱臨秦望,皇華赴洛橋。
    文章南渡越,書奏北歸朝。
    樹入江云盡,城銜海月遙。
    秋風將客思,川上晚蕭蕭。

    369 《還京(一作廣陵送別宋員外佐越鄭舍人還京一作韋述詩)》 唐·張諤

    朱紱臨秦望,皇華赴洛橋。
    文章南渡越,書奏北歸朝。
    樹入江云盡,城銜海月遙。
    秋風將客思,川上晚蕭蕭。

    370 《送友人下第歸省(一作劉得仁詩)》 唐·殷遙

    君此卜行日,高堂應夢歸。
    莫將和氏淚,滴著老萊衣。
    岳雨連河細,田禽出麥飛。
    到家調膳后,吟好送斜暉。

    友情抒懷哲理

    371 《賦得春鶯送友人二首(一作劉孝孫詩后四句在前作一首)》 唐·賀朝

    翅掩飛鶯舞,啼惱婕妤悲。
    料取金閨意,因君問所思。
    流鶯拂繡羽,二月上林期。
    待雪銷金禁,銜花向玉墀。

    372 《送友人使夷陵》 唐·崔翹

    猿鳴三峽里,行客舊沾裳。
    復道從茲去,思君不暫忘。
    開襟春葉短,分手夏條長。
    獨有幽庭桂,年年空自芳。

    373 《送張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韻(走筆成)》 唐·王維

    束帶趨承明,守官唯謁者。
    清晨聽銀蚪,薄暮辭金馬。
    受辭未嘗易,當是方知寡。
    清范何風流,高文有風雅。

    374 《送友人歸山歌二首(離騷題作山中人)》 唐·王維

    山寂寂兮無人,又蒼蒼兮多木。
    群龍兮滿朝,君何為兮空谷。
    文寡和兮思深,道難知兮行獨。

    邊塞寫雪軍旅生活

    375 《送友人南歸》 唐·王維

    萬里春應盡,三江雁亦稀。
    連天漢水廣,孤客郢城歸。
    鄖國稻苗秀,楚人菰米肥。
    懸知倚門望,遙識老萊衣。

    送別友人抒懷

    376 《送盧逸人》 唐·李頎

    洛陽為此別,攜手更何時。
    不復人間見,只應海上期。
    清谿入云木,白首臥茅茨。
    共惜盧敖去,天邊望所思。

    寫山

    377 《送恂上人還吳》 唐·儲光羲

    洛城本天邑,洛水即天池。
    君王既行幸,法子復來儀。
    虛室香花滿,清川楊柳垂。
    乘閑道歸去,遠意誰能知。

    378 《送王上人還襄陽》 唐·儲光羲

    朝看法云散,知有至人還。
    送客臨伊水,行車出故關。
    天花滿南國,精舍在空山。
    雖復時來去,中心長日閑。

    379 《送東林廉上人歸廬山》 唐·王昌齡

    石溪流已亂,苔徑人漸微。
    日暮東林下,山僧還獨歸。
    昔為廬峰意,況與遠公違。
    道性深寂寞,世情多是非。
    會尋名山去,豈復望清輝。

    380 《送東林廉上人歸廬山》 唐·王昌齡

    石溪流已亂,苔徑人漸微。
    日暮東林下,山僧還獨歸。
    昔為廬峰意,況與遠公違。
    道性深寂寞,世情多是非。
    會尋名山去,豈復望清輝。

    * 關于送人的詩詞 描寫送人的詩詞 帶有送人的詩詞 包含送人的古詩詞(150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