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送書的詩詞(485首)

    461 《送鄭尚書守建安十首》 宋·彭龜年

    東西一節大江邊,來往勤民亦有年。
    未必米鹽勞試守,更從根本得深研。

    462 《送鄭尚書守建安十首》 宋·彭龜年

    從此褰帷去帝鄉,閭閻辛苦是平章。
    皂囊若有新豐奏,才過龍團第一綱。

    463 《送鄭尚書守建安十首》 宋·彭龜年

    革履如今遠帝廬,眼前憂念總區區。
    黃鐘一氣元來在,安得先生起亞夫。

    464 《送鄭尚書守建安十首》 宋·彭龜年

    好風佳月滿襟懷,嘗到先生丈室來。
    今日忽為江海別,此心肯逐晚潮回。

    465 《送樓尚書》 宋·釋寶曇

    九關何為視荒荒,鹓鷺不汝為津梁。
    剛風一上九萬里,我豈無因來帝旁。
    君看玉皇香案上,臣有抹月批云章。
    春秋自與易表里,九師三傳俱亡羊。

    466 《送汪仲嘉尚書帥隆興兼簡王公明樞密》 宋·釋寶曇

    又冬一月方歲除,適當公歸開府初。
    汝離前驅土牛后,我天子律公吹噓。
    臂端橐籥元自如,與民歲年無負租。
    民癡望公不愿馀,愿公夕馬先朝車。

    467 《送琉書記還長樂》 宋·釋崇岳

    相見相從道自親,妙高峰頂謾因循。
    業風忽起波濤惡,一錫飄然到七閩。

    468 《送琉書記還長樂》 宋·釋崇岳

    甌閩佛法半生滅,江浙叢林日漸凋。
    攜手十年如一默,孰云生死不同條。

    469 《送琉書記還長樂》 宋·釋崇岳

    迢迢故國三千里,忽憶萓堂送別時。
    拄杖生風興何極,楚天遼邈遠山低。

    470 《送之書記》 宋·釋慧遠

    大用現前全體是,圣凡情盡影難留。
    缽盂根底三千界,拄杖頭邊四百州。
    云作伴,月為儔。
    到家別有通天路,把定牢關輥繡球。

    471 《送蜀僧得母書歸鄉》 宋·釋如凈

    雁落秋空剝萬金,寥寥一片老婆心。
    先天后地難回互,風爭恩深冤亦深。

    472 《送客歸戲書》 宋·釋紹嵩

    險盡途方坦,溪鳴錦幄傍。
    暝煙沉古道,幽草戀殘陽。
    寂寂春將晚,迢迢日自長。
    東門因送客,行得汗如漿。

    473 《送通嗣法書僧歸隆興》 宋·釋文珦

    一千余里路,知為爾師行。
    晚嶠踏云影,春江聞浪聲。
    相逢知有約,又別似無情。
    莫話傳衣事,北宗人恐爭。

    474 《送林弓寮歸閩省覲竹豀中書往赴安豀縣新任》 宋·釋文珦

    當展經綸志,初為撫字官。
    五弦能自愛,百里幾民安。
    此去還家便,知非行路難。
    蒍于歌一曲,先合盡親歡。

    475 《送楊尚書》 宋·釋心月

    萬里江山圖畫開,錦帆歸去記重來。
    好於仿佛煙云里,添個翩翩馹使催。

    476 《送從上人馳書至京西》 宋·釋正覺

    衲帔蒙頭自照人,月明堂上轉機輪。
    肯傳千里鹡鴒語,要作十分棠棣春。
    雪嶺同風當日事,石頭束篾舊時麟。
    家林歸臥長連穩,滿眼清光不見身。

    477 《送益書記之霅水》 宋·釋重顯

    白蘋汀是舊家鄉,歸興蘭舟泛渺茫。
    日暮沙禽啼欲斷,不知誰在碧云房。

    478 《送升上人馳法嗣書》 宋·釋子淳

    飛花暖日輕相送,烈焰須憑作者通。
    覿面不伸語路,丹山千里事同風。

    479 《送中書潘舍人省上二首》 宋·蘇籀

    紫微雞省待論思,少作英辭寤柬奇。
    高浪駕天輸朗漢,紫霄即日奮長離。
    然明東里今同道,德裕封敖適此時。
    應笑迂慵畸已甚,嗚呼鶴巘綴蟬枝。

    480 《送中書潘舍人省上二首》 宋·蘇籀

    亟紓多難一群心,惕厲咨嗟憯測深。
    漢制春溫勸敦本,周家夙戒豈無箴。
    該淹伯始萬端理,煩悉姬公五誥尋。
    愈近清光綴經席,皇風如玉亦如金。

    * 關于送書的詩詞 描寫送書的詩詞 帶有送書的詩詞 包含送書的古詩詞(48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