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追嗣的詩詞(50首)

    21 《上林賦》 兩漢·司馬相如

    亡是公聽然而笑曰:“楚則失矣,而齊亦未為得也。
    夫使諸侯納貢者,非為財幣,所以述職也。
    封疆畫界者,非為守御,所以禁淫也。
    今齊列為東藩,而外私肅慎,捐國逾限,越海而田,其于義固未可也。

    寫景敘事

    22 《雜詩》 兩漢·孔融

    遠送新行客,歲暮乃來歸。
    入門望愛子,妻妾向人悲。

    23 《安道登茂材異等科》 宋·石介

    嘗言春官氏,設官何齷齪。
    屑屑取于人,辭賦為程約。
    一字競新奇,四聲分清濁。
    矯矯遷雄才,動為對偶縛。

    24 《題王子晉》 未知·童童

    屣棄萬乘追浮丘,仙成駕鶴緱山頭。
    碧桃千樹鎖金嗣,玉笙嘹亮天風秋。
    回眸下笑蜉蝣輩,蝸角爭戰污濁世。
    何當高氣凌云霄,愿隨環佩聯云騎。

    25 《浯溪》 宋·鍾興嗣

    羯奴禍唐室,宗社已傾危。
    翠華幸西蜀,大物孰主持。
    儲君起靈武,事亦從權宜。
    人望既有屬,奸孽就誅夷。

    26 《望洽陽》 明·葛高行文

    惟長子其浚哲兮,古涂山之苗裔。
    遙仰文母之婀娜兮,嗣前徽而婉。
    羨螽斯之振振兮,吐玉英而樹庭蕙。
    望關雎于河洲兮,識靈偶之重別。

    27 《密州宋國博以詩見紀在郡雜詠次韻答之》 宋·蘇軾

    吾觀二宋文,字字照縑素。
    淵源皆有考,奇險或難句。
    后來邈無繼,嗣子其殆庶。
    胡為尚流落,用舍真有數。

    28 《游土山示蔡天啟秘校》 宋·王安石

    定林瞰土山,近乃在眉睫。
    誰謂秦淮廣,正可藏一艓。
    朝予欲獨往,扶憊強登涉。
    蔡侯聞之喜,喜色見兩頰。

    29 《董伯懿示裴晉公平淮右題名碑詩用其韻和酬》 宋·王安石

    元和伐蔡何危哉,朝廷百口無一諧。
    盜傷中丞偶不死,利劍白日投天街。
    裹瘡入相議軍旅,國火一再更檀槐。
    上前慷慨語發涕,誓出按撫除睽乖。

    30 《先帝登遐圣君嗣位追惟恩顧涕泣成章》 宋·王禹偁

    鼎湖髯斷去難攀,九五飛龍已御乾。
    兩制舊臣生白發,一番新貴上青天。
    老為郎吏承縗絰,假作諸侯哭幾筵。
    疏賤無由撰哀冊,夢中空負筆如椽。

    31 《秋夜有懷傅至叔太博父子》 宋·劉克莊

    憶昔游君父子間,高才窮力莫追攀。
    讀書眾壑歸滄海,下筆微云起太山。
    幼嗣尚存宗武在,遺文難附所忠還。
    荒丘衰草埋雙璧,兀坐空齋涕自潸。

    32 《題真繼翁司令新居二首·聽雨樓》 宋·劉克莊

    共極堂中聽雨樓,誰知華扁有源流。
    追攀應物并和仲,友愛全真與子由。
    老監情尤種冢嗣,放翁語亦本前修。
    文忠百世之標準,更向韋蘇以上求。

    33 《題華嚴寺》 宋·白玉蟾

    匹馬追風訪地靈,山銜夕照鳥飛驚。
    裴休雖是參黃檗,韓愈何曾嗣哲兄。
    豎拂拈槌吾不會,篇詩斗酒過平生。
    儂家自有修行處,夜夜丹爐煉月明。

    34 《西湖大醉走筆百韻》 宋·白玉蟾

    廼先天皇君,萬有七千祀。
    迄彼大庭時,對於葛天氏。
    邈計幾何年,是生余小子。
    上清太極公,造道窮天髓。

    35 《代簡答張淳秘校》 宋·邵雍

    老年前事怕追思,更見曾悲先德詩。
    卻有斷章聊自慰,如今冢嗣弱於誰。

    36 《壽昌道中壁間有烏石寺和其韻》 宋·葛立方

    鍾情翠巘倚崚嶒,付與芒鞋與瘦藤。
    君賜一麾方作吏,天融萬壑卻輪僧。
    擬將炬矱追廉杜,未許機鋒嗣秀能。
    投幘它年應未晚,與君曲室話三乘。

    37 《次韻孫興宗秋懷》 宋·王之道

    秋山赫赫明丹楓,秋天隱隱分玄鴻。
    不知眼界闊多少,九華突兀撐晴空。
    嗟予老病百事懶,誰能強勉追兒童。
    讀書既苦齒多豁,屬文益覺心如蓬。

    38 《次韻梁教章宰喜雪》 宋·陳造

    窮臘缺膏潤,何異客病渴。
    龍伯供雪事,落勢不受遏。
    繽紛一再余,旋報焦卷活。
    去年痛無年,回首氣尚奪。

    39 《喜雪篇》 宋·陳造

    玄冥職寒事,庀職今幾時。
    窮秋試雪似早計,冬令欲盡噤莫施。
    風聲不怒日車近,客裘未綿河未漸。
    吳門十萬家,心口同一疑。

    40 《李伯成食甘豆粥和淵明詩分寄次韻》 宋·陳造

    八珍較半菽,豐悴岐兩端。
    志士傃所逢,心泰體亦安。
    李侯貧食粥,吾獨於此觀。
    灶婦不余顰,鄰券有后還。

    * 關于追嗣的詩詞 描寫追嗣的詩詞 帶有追嗣的詩詞 包含追嗣的古詩詞(5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