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跡疏的詩詞(478首)
261
《游虎丘》 宋·楊頤
盡日憑高步臺閣,意氣飄然擺羈縛。
靈蹤絕跡萬千狀,群玉排青插寥廓。
點頭巨石勢欲動,突立試劍峭如削。
劍池在嶺不憚浚,造化神工巧鐫鑿。
263
《道場山》 宋·張蘊
訪碑無古跡,丹碧覆嵯峨。
塔向城中共,山從寺右多。
疏松涉溪路,遠溇太湖波。
何鍇書堂在,猶嫌隔翠蘿。
264
《江行》 宋·趙崇森
貪看湘江景,蓬窗手自捫。
沙陳鳥行跡,石帶水流痕。
大樹多遮廟,疏林間有村。
蘆花自彌望,消得酒盈尊。
265
《洞霄宮》 宋·鄭國輔
自憐蹤跡又塵埃,再見溪山眼便開。
野水縈紆通路過,閑花疏淡放春回。
玉清緲緲排仙仗,金碧峨峨煥寶臺。
十里暮云橫九鎖,卻如騎鶴下蓬萊。
268
《碧溪》 明·顧璘
落落高梧陰,俯瞰寒流碧。
微云過疏雨,秋容淡無跡。
魚游綠藻晴,鳥下青蕪夕。
興至每垂綸,歌罷還岸幘。
漁父兩三人,時來共爭席。
271
《河渾渾(并序)》 明·黃哲
河渾渾,發昆侖。
度沙磧,經中原,噴薄砥柱排龍門,環嵩絕華熊虎奔。
君不聞漢家博望初尋源,揚旌遠涉西塞垣。
窮探幽討事奇絕,云是天津銀潢之所接。
273
《觀鄭俠流民圖》 明·魯鐸
旱風吹沙天地昏,扶攜塞道離鄉村。
身無完衣腹無食,病羸愁苦難具論。
老人狀何似,頭先于步足。
無氣手中杖與臂,相如同行半作溝。
276
《碧梧翠竹堂》 明·聶鏞
青山高不極,中有仙人宅。
仙人筑堂向蹊路,鶯啼花落迷行跡。
翠竹羅堂前,碧梧置堂側。
窗戶墮疏陰,簾帷卷秋色。
278
《同伯敬渡漳河》 明·商家梅
不覺朝從鄴下過,更于薄暮渡漳河。
頻詢故跡情難減,為記遺文事轉多。
枯柳覆村疏有路,寒云隔水去無波。
濺濺俱是千秋恨,銅雀風流可奈何。
279
《過梅花室》 明·王紱
我曾泊棹西湖濱,千樹萬樹梅花春。
孤山月照一篷雪,十里湖光如爛銀。
興豪對客酣清宴,達旦賡吟騁雄健。
燈前索紙呵手題,霜兔鏦鏘冰滿硯。
* 關于跡疏的詩詞 描寫跡疏的詩詞 帶有跡疏的詩詞 包含跡疏的古詩詞(47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