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跡異的詩詞(518首)

    161 《擬行路難十八首》 南北朝·鮑照

    奉君金巵之美酒,瑇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帳,九華蒲萄之錦衾。
    紅顏零落歲將暮,寒光宛轉時欲沉。
    愿君裁悲且減思,聽我扺節行路吟。

    感慨人生

    162 《太清舞》 宋·史浩

    天門闕鎖煙蘿。
    瓊室瑤臺瑞氣多。
    欲識仙凡光景異,歡謠須聽太平歌。
    花心念:伏以獸爐縹緲噴祥煙,玳席熒煌開邃幄。

    勉勵

    163 《水龍吟(次韻呈呂帥張漕)》 宋·袁去華

    漢家經略中原,上游眷此喉衿地。
    風行雷動,無前偉績,伊誰揚厲。
    玉帳籌邊,繡衣給餉,江上增氣。
    自武侯蛻跡,羊公緩帶,功名事、更誰繼。

    164 《滿江紅》 宋·丘崈

    駐馬江頭,聊自放、塵勞蹤跡。
    身漸老、尊前羞見,異鄉風物。
    雪柳垂金_勝小,釵頭又報春消息。
    記去年、持酒覓新詞,人疏隔。

    165 《漢宮春·會稽秋風亭觀雨》 宋·辛棄疾

    亭上秋風,記去年裊裊,曾到吾廬。
    山河舉目雖異,風景非殊。
    功成者去,覺團扇、便與人疏。
    吹不斷,斜陽依舊,茫茫禹跡都無。

    寫雨退隱

    166 《蘭陵王》 宋·葛長庚

    一溪碧。
    何處桃花流出。
    春光好,尋個□□,小小籃輿漫行適。
    蒼苔滿白石。

    月亮友人懷念

    167 《哨遍(括蘭亭記)》 宋·吳潛

    在晉永和,癸丑暮春,初作蘭亭會。
    集眾賢,臨峻嶺崇山,有茂林修竹流水。
    暢幽情,縱無管弦絲竹,一觴一詠佳天氣。
    于宇宙之中,游心騁目,此娛信可樂只。

    168 《壺中天(懷霅·友)》 宋·張炎

    異鄉倦旅,問扁舟東下,歸期何日。
    琴劍空隨身萬里,天地誰非行客。
    李杜飄零,羊曇悲感,回首俱陳跡。
    羈懷難寫,豆蟲吟破孤寂。

    169 《沁園春(次白蘭谷韻)》 宋·陳深

    浪跡煙霞,有酒千鐘,有書五車。
    任從來蕭散,閑心似水,何堪嫵媚,笑面如花。
    濯發滄浪,放歌江海,肯被紅塵半點遮。
    誰知道,抱無名鉅璞,重價難賒。

    寫景抒情

    170 《括一叢花》 宋·林正大

    知章騎馬似乘船。
    落井眼花圓。
    汝陽三斗朝天去,左丞相、鯨吸長川。
    瀟酒宗之,皎如玉樹,舉盞望青天。

    171 《念奴嬌》 宋·芮燁

    化工著意,向柳稍梅萼,偷回春色。
    蓂葉雙飛政天上,一點文星初謫。
    發藻儒林,當年榮耀,四海聲名白。
    謫仙飛貌,澹然物外蹤跡。

    172 《頤和園詞》 清·王國維

    漢家七葉鐘陽九,澒洞風埃昏九有。
    南國潢池正弄兵,北沽門戶仍飛牡。
    倉皇萬乘向金微,一去宮車不復歸。
    提挈嗣皇綏舊服,萬幾從此出宮闈。

    寫景抒情愁苦

    173 《蘭亭集序/蘭亭序》 魏晉·王羲之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
    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
    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宴飲離別感傷感嘆人生

    174 《過秦論》 兩漢·賈誼

    上篇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議論

    175 《玉臺新詠序》 南北朝·徐陵

    夫凌云概日,由余之所未窺;千門萬戶,張衡之所曾賦。
    周王璧臺之上,漢帝金屋之中,玉樹以珊瑚為枝,珠簾以玳瑁為匣。
    其中有麗人焉。
    其人也:五陵豪族,充選掖庭;四姓良家,馳名永巷。

    詠物寫鳥思鄉

    176 《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 魏晉·陶淵明

    弱齡寄事外,委懷在琴書。
    被褐欣自得,屢空常晏如。
    時來茍冥會,宛轡憩通衢。
    投策命晨裝,暫與園田疏。

    感嘆命運述志

    177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178 《答蘇武書》 兩漢·李陵

    子卿足下:勤宣令德,策名清時,榮問休暢,幸甚幸甚。
    遠托異國,昔人所悲,望風懷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遺,遠辱還答,慰誨勤勤,有逾骨肉,陵雖不敏,能不慨然?自從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窮困,獨坐愁苦。
    終日無睹,但見異類。
    韋韝毳幕,以御風雨;羶肉酪漿,以充饑渴。

    古文觀止戰爭書信散文

    179 《送楊少尹序》 唐·韓愈

    昔疏廣、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辭位而去。
    于是公卿設供帳,祖道都門外,車數百輛;道路觀者,多嘆息泣下,共言其賢。
    漢史既傳其事,而后世工畫者,又圖其跡,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國子司業楊君巨源,方以能詩訓后進,一旦以年滿七十,亦白相去,歸其鄉。

    古文觀止送別序文

    180 《朋黨論》 宋·歐陽修

    臣聞朋黨之說,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大凡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謂小人無朋,惟君子則有之。
    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祿利也,所貪者財貨也。

    古文觀止歷史故事議論朋黨

    * 關于跡異的詩詞 描寫跡異的詩詞 帶有跡異的詩詞 包含跡異的古詩詞(51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