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跡塵的詩詞(1143首)
521
《游廣勝寺東巖》 宋·李庭
年來百念如寒灰,老眼慵向時人開。
猶有愛山緣未斷,芒鞋信步東巖隈。
東巖幽勝甲晉境,寒藤古木生蒼苔。
誰鑿云根匯海眼,驚波深瀉如奔雷。
523
《題清芬閣》 宋·令狐俅
元英去世二百年,其跡雖久騷雅傳。
田廬不廢子孫賢,慶門簪組方蟬聯。
我來源中訪高隱,□人邀客云山前。
朱門綠閣照溪水,長松茂材□寒煙。
524
《墨池發祥詩呈蔣教》 宋·劉名世
城頭學宮高巍巍,中有方井號墨池。
窮冬不竭春不溢,往往石眼通江湄。
故老相傳右軍宅,滌硯濡毫向池側。
蘭亭絕筆跡成塵,此間池水猶能黑。
525
《連州大云洞》 宋·劉燧叔
試攜杖屨作山行,一夜秋風桂子生。
犀曳千章稠黛綠,鵝兼萬點簇云英。
長哦賓客珠璣句,敬仰濂溪日月名。
我亦黃塵吹鬢者,頻來心跡覺雙清。
526
《世降》 明·劉玉
六籍逮狂秦,三王跡已陳。
虞淵初息駕,滄海又揚塵。
猿鶴皆君子,豺狼有故人。
只存丹竅理,常與日華新。
528
《游洞霄紀實》 宋·馬元演
甲寅良月初,為拜帥垣檄。
遍走三蕩所,村落怪荒寂。
人謂白升里,杭邑才咫尺。
杭有洞霄宮,神仙其窟宅。
529
《游洞霄宮》 宋·秘仲威
洞霄之名天下聞,洞霄之職宰輔分。
聞名姓往未識面,寄祿于此徒紛紛。
身到仙關不如我,九虎迎門開□鎖。
六洞高人接笑談,三泉隱客通香火。
531
《題釣臺》 宋·潘檉
蟬空未必似羊裘,出處當時已熟籌。
但得諸公依日月,不妨老子臥林丘。
英雄陳跡千年在,香火空山萬木秋。
自笑黃塵吹鬢客,愛來祠下系孤舟。
532
《大滌洞留題》 宋·裴良杰
杖屨乘閑歷眾山,俄驚凡跡到仙壇。
清潨潄玉一川媚,瑞氣浮空兩洞寒。
風入喬松琴弄操,煙籠遠岫灶燒丹。
我今聊此凝雙眼,徒覺壺中世界寬。
534
《白鹿洞書院》 宋·錢聞詩
錫名有旨感皇明,百載荒基一日營。
白鹿雖無歸洞跡,青衿猶有讀書聲。
塵中講貫似難入,靜里工夫終易成。
孕出廬山真秀氣,寧復渭釣與莘耕。
535
《昭君村》 宋·沈繼祖
黃沙漫空天一色,漠北陰山斷行跡。
明妃辭漢適單于,委骨胡沙無來日。
心事欲向瑟琶傳,天荒地老何人識。
胡雁經年去會還,漢月幾夜圓復缺。
537
《君山》 宋·石祖文
遠邇朝宗勢拱辰,名高豈特為春申。
孤峰堆阜無多地,一水仙凡隔幾塵。
簪履三千誰念楚,山河百二漫夸秦。
云煙勝概無今古,俯仰休悲跡已陳。
538
《和潘帳干二首》 宋·史彌寧
鐵研磨穿志未伸,也叨朝跡也臨民。
九關猶記鈞天夢,一舸重尋湘水春。
自笑裝懷多倥傯,從知滿腹欠精神。
調高郢曲難和,羞殺歈歌籋后塵。
540
《偈二十二首》 宋·釋洵
是非海里橫身入,豺虎群中放步行。
自是渠儂無影跡,從教天下競頭爭。
常在動用中,動用收不得。
常在萬象中,出萬象一頭。
* 關于跡塵的詩詞 描寫跡塵的詩詞 帶有跡塵的詩詞 包含跡塵的古詩詞(114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