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跡地的詩詞(1123首)
761
《讀永叔集古錄目》 宋·梅堯臣
古史書不足,磨璞鐫美辭。
周宣石鼓文已缺,秦政嶧山字苦隳。
西漢都無半畫在,黃初而上猶得窺。
下及隋唐莫可數,奇言偉跡恐所遺。
762
《送宋郎中知商州》 宋·梅堯臣
商於六百里,太守二千石。
地廣任亦重,車建旗仍赤。
嘗聞四老人,采芝留舊跡。
古廟藏空山,曾無漢羽翼。
其事有圖畫,家傳多典籍。
愿君為政閑,案覽知疇昔。
763
《送楊明叔通判越州》 宋·梅堯臣
知子心中光皪皪,不作秋蟫緣簡策。
八月乘風入會稽,鏡湖細浪魚吹白。
新除戚里外諸侯,況喜上賓開右席。
明月樓中吸玉笙,青山影里森朱戟。
766
《留侯廟下作》 宋·梅堯臣
貌如女子心如鐵,五世相韓韓已滅。
家童三百不足使,倉海君初去相結。
秦皇東從博浪過,力士袖椎同決烈。
曉入沙中風正昏,誤擊副車搜跡絕。
767
《江寧李諫議》 宋·梅堯臣
滄江石頭下,沄沄瀉天東。
寒潮日夕至,不與廢興同。
陛下始封地,氣象常郁蔥。
六代有舊跡,物景付與公。
切莫負山水,可追王謝風。
768
《邃隱堂》 宋·梅堯臣
大梁車馬地,塵土飛百尺。
賢愚走其間,朝幕不見跡。
北望天波門,垣垣宗室宅。
宗室令不孫,愛書輕玉帛。
770
《贈金華隱者》 明·高啟
我聞名山洞府三十六,一一靈跡紀真箓。
金華秀出向東南,遠勝陽明與勾曲。
樓臺縹緲開煙霞,天帝賜與神仙家。
靈源有路不可入,但見幾片流出云中花。
771
《秋日江居寫懷(七首)》 明·高啟
喪亂將家幸得全,客中長恥受人憐。
妻能守道同王霸,婢不知詩異鄭玄。
借得種蔬傍舍地,分來灌菊別池泉。
卻欣遠跡無相問,一棹秋風笠澤邊。
¤
774
《月波樓詠懷》 宋·王禹偁
郡城無大小,雉堞皆有樓。
其間著名者,不過十數州。
吹簫事遼敻,仙跡難尋求。
庾公在九江,締構何風流。
775
《謫居感事》 宋·王禹偁
遷謫獨熙熙,襟懷自坦夷。
孤寒明主信,清直上天知。
消息還依道,生涯只在詩。
惟尚諭山水,詎敢詠江蘺。
776
《投迤殿院》 宋·王禹偁
南面修文德,東吳納土疆。
蒼生思撫育,丹詔擇循良。
烏府官新轉,龍頭桂舊香。
渡江驄馬瘦,重地繡衣長。
777
《中條山》 宋·王禹偁
崛起巨河邊,奔騰欲上天。
遠臨滄海盡,高與太行連。
大塊橫為脊,它山立似拳。
土膏經舜耒,石險任秦鞭。
779
《伍子胥廟》 宋·王禹偁
朝驅下越坂,夕飲當吳門。
停車訪古跡,靄靄林煙昏。
青山海上來,勢若游龍奔。
星臨斗牛卷,氣與東南吞。
780
《訾家洲二首》 宋·劉克莊
來訪唐時事,荒洲暮靄青。
遍生新草棘,難認舊池亭,毀記欺無主,存祠怕有靈。
今人輕古跡,此地少曾經。
裴柳英靈渺莽中,鶴歸應不記遼東。
* 關于跡地的詩詞 描寫跡地的詩詞 帶有跡地的詩詞 包含跡地的古詩詞(112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