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迷方的詩詞(665首)
582
《望蓬萊·真鍛練》 元·王哲
真鍛練,驅惑去迷錯。
踏碎月明通正路,劈開風景入玄門。
方顯道家尊。
無把捉,一點出昆侖。
復住空中超造化。
得歸物外越乾坤。
那論若亡
583
《尾犯 此詞原有脫誤》 元·王哲
舉世總癡愚,貪戀財色,無不迷錯。
一個丹誠,趁輕肥為作。
三耀照、寧曾畏慎,四時長,追歡取東。
越頻頻做,恰似飛蛾,見火常投托。
584
《采桑子 昆侖山》 元·王哲
扶桑日出分明照,蓬島相鄰。
若要親親。
除是清閑只一身。
逍遙無事方能到,俯瞰迷津。
煉就重繞。
繞字有誤頂上孤峰現寶珍。
587
《小重山 道友求問》 元·王哲
養性休教起怒嗔。
外身須認正,里頭真。
日施方便做慈因。
清涼至,只在氣精神。
財色莫相親。
自然通大道,覺申申。
金丹結就出迷津。
登云路,玉洞看長春。
588
《滿庭芳 劉公索賢》 元·王哲
智慧皆全,癡頑總至,兩般自是殊方。
一能明哲,一個性迷荒。
盡是靈中分定,各分別、此理昭彰。
還知否,上人九竅,下沒膏盲。
589
《玉京山》 元·王哲
失笑迷陰化不來。
頑愚心鎖硬,怎生開。
直饒富貴沒殃災。
天年限,終久落輪回。
鬼使早相催。
兒孫難替得,有何推。
恁時悔恨哭聲哀。
方知道,學道是仙材。
590
《滿庭芳 刀圭法》 元·馬鈺
日月交宮,虎龍共處,不分南北東西。
五方秀氣,攢聚結刀圭。
十二時中鍛煉,尖鋒上、迸出光輝。
堪安把,住行坐臥,恣意倒顛攜。
592
《沁園春·道德陰符》 元·侯善淵
道德陰符,寶藏靈文,賢圣盡欽。
論杳冥恍惚,精微至道,有無升降,動靜浮沉。
六洞飛玄,三宮妙化,*匹雙關兩間侵。
明虛谷,大無窮無測,非淺非深。
593
《沁園春·大道玄微》 元·侯善淵
大道玄微,亙古常存,依舊儼然。
自心迷不悟,沉淪生死,回頭改面,販骨如山。
今日方知,本來模樣,棄假還真物外觀。
離生滅,頓無馀真性,出入泥丸。
594
《湖居感傷》 宋·釋智圓
迷真渺無始,飄業產錢唐。
外族宗南郡,門風祖偃王。
微緣先劫種,宿習妙齡彰。
父母憐多病,親實怪異常。
596
《上安撫高大卿五十韻》 宋·項安世
酆宮夜夢朱輪蹄,曉占熊虎嬉磻溪。
魚竿沒浪豹韜出,金印斗大封全齊。
百年梁柱出公族,外間國子中高徯。
敬仲子孫盡鸞鵠,太岳廩廩卑凡黎。
597
《再作》 宋·項安世
遇物無汙潔,經林失盛衰。
坐令磚似玉,立見發如肌。
鳥化瑤池鶴,騅成石闕獅。
傾都陳鷺翿,連野獵麑皮。
599
《斤竹嶺》 宋·張嵲
朧朧曉月淡,暠暠晨霜秋。
棄馬沙金平,步過草地嶺。
仰登上層云,俯降入深井。
回潭冷更清,嶺樹疏逾整。
600
《贈趙公旦》 宋·張嵲
少年意氣隘九州,遠別不為兒女愁。
只今摧頹落異縣,跬步信宿生離憂。
況今送子又千里,使我別緒何能休。
憶昔石城初識面,兩髦紒幘君才收。
* 關于迷方的詩詞 描寫迷方的詩詞 帶有迷方的詩詞 包含迷方的古詩詞(66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