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迷天的詩詞(1743首)
942
《望云樓》 宋·楊學李
樓前山色青如鬟,樓高夜映心斗寒。
推窗縱目納吟思,倚檻爽氣生眉端。
荒煙宿靄迷野甸,古崖怪石橫驚淵。
城孤下瞰天蘸碧,日永坐聽風鳴鑾。
943
《敘州》 宋·楊元量
宗元永州志浯溪,幾年煙草含凄迷。
昌黎海門水半扉,至今詩句藏翠微。
涪翁亦從天上歸,自鑿嵐翠成巖棲。
945
《歌兩淮》 宋·員興宗
君不見北風吹淮風浪黑,鐵馬千群凝一色。
當時廟論孰經濟,將相無言潛動魄。
或云南紀當何憂,今代諸葛身姓劉。
陸下喚取守淮甸,彼有勝算逾干矛。
946
《贈云上人》 宋·員興宗
君不見昔日中巖印無發,聲名宇縣何煌煌。
層冰瑩骨語秀靜,松風入齒詩清狂。
有時健筆賦巖石,天地萬象隨低昂。
儒流稽首頌舌相,徃徃謂帶花木香。
947
《題仙都山二首》 宋·曾會
時常展畫圖,今喜到仙都。
盡得煙霞景,方知手筆粗。
擎天成一柱,鎮地出三吳。
苔片封車轍,蓮香泛鼎湖。
948
《燈夕迎紫姑神》 宋·張玉孃
淑氣回春雪漸融,星河天上一宵通。
芙蕖萬點交秋月,鼓角三更度曉風。
煙影暈迷光綽約,簾環聲各佩玲瓏。
不妨鳥篆留仙跡,鳳輦阜動出紫宮。
949
《別楊尊》 宋·章粲
遠游同是客,執別兩情牽。
天地愁眉破,山林歸夢圓。
西行迷蜀道,北望黯淮邊。
馬上封侯事,相期在少年。
950
《桃源觀》 宋·章潁
繞館參天萬樹松,倚欄時見翠重重。
一坰曉霧浮天外,半夜秋濤落沈中。
莫雨斷猿愁羃歷,夕陽飛鳥度屏風。
采苓欲問長生訣,只恐云迷路不能。
951
《金精歌》 宋·趙崇懌
東風飛霖雨,一洗桃李塵。
快馬紫游韁,來賞金精春。
連林翠氣妙不動,時作佛髻螺頭青。
劖劖天壁面削起,中可建旗坐萬人。
952
《和葉水心馬塍歌》 宋·趙汝譡
昔年家住長安里,春負盡日香塵起。
紛紛車馬過綺陌,賣花人多少人識。
王侯第宅連苑墻,粲若瓊蕊敷丹房。
花窠近取馬塍本,曲欄高檻深迷藏。
953
《多景樓》 宋·趙肅遠
露滴甘泉事已休,欲窮多景漫登樓。
云收北固千帆雨,雁帶南淮萬里秋。
夜色和愁迷古渡,天風吹恨到神州。
青山尚在英雄老,休說興亡憶舊游。
954
《春陰曲》 宋·趙希桐
東風吹寒云九有,凍龍迷海亂飛走。
雨腳斜拖入遙阜,碧草浮煙滿堤口。
春皇妙運造化手,解使江山失妍丑。
冷色禁持萬花柳,紅紫未張春國壽。
愁春織心心慟慟,為花訴冤天聽否。
明曦赫赫重陰剖,夢里桃源拚載酒。
956
《臨安還游金龍洞志感》 宋·趙鎮
幾年巖徑違清賞,今日云蘿躡舊蹤。
剎閣春陰宜燕雀,天池雷雨起蛟龍。
崖流玉液空蓮座,風激筼筜送梵鐘。
沿口愁迷去路,樽前聊與話從容。
957
《別蔣世修》 宋·鄭克已
傳道賢關客,尋山向會稽。
春風千里別,花路寸心迷。
天倚吳江闊,云隨禹穴低。
蘭亭得遺墨,為我好封題。
958
《送杜靖國知連州》 宋·鄭俠
杜氏世德光無前,聲華行實相輝鮮。
蕢之職也在刀匕,親舉罰爵平公筵。
預之聞見合左氏,春秋大法因粲然。
詩為郡守稱杜母,南陽之人今尚傳。
959
《金精山》 宋·周薰
金精山高絕塵俗,中通洞天石削玉。
仙家庭院晝不扃,草色迷階秋雨綠。
香爐峰前青可掬,石鼓壇邊翠如沐。
道人采藥青牛還,鐵笛聲穿山鬼哭。
960
《寄舒真人》 元·馬祖常
金闕來華蓋,琳壇集羽衣。
石因鐘乳膩,松為茯苓肥。
劑墨香翻杵,修琴玉布徽。
天低臨象緯,日近逼光輝。
* 關于迷天的詩詞 描寫迷天的詩詞 帶有迷天的詩詞 包含迷天的古詩詞(174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