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迥出的詩詞(377首)

    361 《送趙郎二首》 宋·張嵲

    亂離何處托浮生,羨子今為劍外行。
    異縣頻年多送遠,中原何日見承平。
    云開垅首河山迥,月出巴江閣道橫。
    此別相逢定何許,各須努力待時清。

    362 《春日村居》 宋·章甫

    村迥客來少,山寒春到遲。
    修塘留野水,插槿補疏籬。
    旁舍閒相過,幽人舊有期。
    出門看遠燒,拄杖立多時。

    363 《納涼過林氏居》 宋·林景熙

    出郭已虛曠,入門轉蕭森。
    筠棲無六月,聊以解我襟。
    紅日不到地,白云時滿林。
    坐久石恨冷,酒醒荷氣深。

    364 《依方宗丞和林簽判賞梅進璧水之韻》 宋·陳淳

    冰玉精神清且凝,不嫌霜霜慘於刑。
    傳來春信嚴明地,吐出陽和節愛亭。
    孤艷迥凌仙子桂,余香暗及庶民星。
    尋盟璧水渾閒事,好整和羹入帝庭。

    365 《又登南樓》 宋·陳杰

    縹渺層巒出畫闌,半空長鎖白云閒。
    一弓斜折蜀江水,八字平分漢渚山。
    眼入中原鴻去迥,手摩華表鶴飛還。
    好天誰遣成南北,遺限悠悠落照間。

    366 《和方宗教鼓山韻》 宋·陳宓

    胸次崔嵬絕點埃,山光玉色兩佳哉。
    官閑卻得身棲宿,巖迥惟聞鶴去來。
    定處華鯨催石磬,眼前茗碗伴爐灰。
    高情一出樊籠外,逸駕飄飄未擬回。

    367 《送趙子昂提調寫金經》 宋·方回

    青藜夜照玉常直,外補已至二千石。
    不合自以藝能累,天下善書今第一。
    魏晉力命王略帖,摹臨有過無不及。
    真行草外工篆隸,兼有與可伯時癖。

    368 《正月初八日同莫少虛蒲大受王園泛舟各賦二首》 宋·郭印

    名園春信來,冷眼思一窺。
    吏文巧束縛,穎脫乃不羈。
    興發勇欲往,壯士先登埤。
    但得一樽樂,豈論官職卑。

    369 《中秋日與諸公同游寶蓮院分韻得塵字》 宋·郭印

    路出青山近,招提更可人。
    清心鐘磬響,遠跡簿書塵。
    晚日池亭迥,秋風杖屨親。
    頻來一尊酒,不畏老僧嗔。

    370 《寄申屠御史》 宋·陸文圭

    御史帝耳目,監察沿隋唐。
    臺閣迥清風,筆簡凌秋霜。
    澄清一攬轡,驅貍走豺狼。
    賢哉故安侯,廉介尤剛方。

    371 《賞梅分韻得殊字》 宋·丘葵

    梅是花中先覺者,天才迥與眾芳殊。
    朔風如鐵為寒骨,暖日投金作細須。
    吐出奇芬春意思,描成疏影月工夫。
    玉容清潤豐腴甚,無限詩人錯道癯。

    372 《高人》 宋·舒岳祥

    云日弄輕霠,前溪給緩尋。
    燕翻紅雨亂,鶯出翠微深。
    迥矣蘇門嘯,懷哉梁父吟。
    高人不可見,誰見此時心。

    373 《逍遙詠》 宋·宋太宗

    消遙閑物外,大道體柔剛。
    山河窮不盡,人心自短長。
    塵泥常曖昧,日月瑩輝光。
    出沒機關內,調持迥有方。

    374 《刁景純學士寄示嘉篇述前后過潁游覽之樂不鄙》 宋·蘇頌

    昔歲寓文館,雅志慕藩屏。
    嘗聞近畿州,勝絕惟南潁。
    十年走京華,官局苦間冷。
    欲求一麾去,數奏囊章請。

    375 《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 宋·袁說友

    巫山磊塊山林姿,一邱一壑貪成癡。
    寸峰拳石瞥眼過,張皇攫覓惟憂遲。
    東南佳山多秀麗,就中所欠雄與奇。
    飽聞巫山冠巴峽,奇峰十二相參差。

    376 《題胡邦仲霜節堂》 宋·曾豐

    此君胸固有虛室,六氣薰酣無不適,所稟寧非道之質。
    此君貌固能圓機,四季變更無不宜,所立寧非圣之時。

    377 《夏日即事》 宋·張九成

    拂袖歸來好,親朋語笑真。
    山高多爽氣,溪迥只清淪。
    簾幕深無暑,琴樽靜照人。
    短衫吳轂細水長流,團扇越羅新。

    * 關于迥出的詩詞 描寫迥出的詩詞 帶有迥出的詩詞 包含迥出的古詩詞(37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