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迥臨的詩詞(233首)

    141 《游日山》 宋·郭三益

    洗光朝日上旋旋,瑞色分臨此地先。
    門迥帆收江市密,山深龍臥海潭圓。
    靜然柏子聽幽偈,閒立苔痕問小禪。
    莫訝潮平歸渡晚,斯游有意已三年。

    142 《晚秋山中》 宋·黃復之

    瑯然笑語響空山,兩袖清風倚曲欄。
    木落頓驚秋色迥,竹高先覺晚西寒。
    年華流水聲中去,世事浮云影里看。
    載酒登臨真解事,人間不似醉鄉寬。

    143 《白石山》 宋·林斗南

    路迥縈紆行木杪,腳力窮時山更好。
    苦吟轉覺嘉句慳,遠望方知眾山小。
    登臨自昔知幾人,留題暗苔新事物。
    吁嗟開辟歲時久,名字湮沒多無聞。

    144 《通天巖》 宋·歐演

    每逢勝境便留神,一路桃花別漢秦。
    繞剎苔封高士蹟,臨溪客問野人津。
    紆回松竹看非俗,羅列山川識有真。
    踏遍嶺頭天尺五,飄飄已覺迥風塵。

    145 《春日登大悲閣二首》 宋·錢惟治

    碧天臨迥閣,晴雪點山屏。
    夕煙侵冷箔,明月斂閑亭。

    146 《越問·良牧》 宋·孫因

    自大駕之西幸兮,府遂為於近藩。
    賜行殿為府治兮,暨澤牧之惟艱。
    張毗陵首當是選兮,實股肱之舊弼。
    仍土階之素規兮,因舊宇以為安。

    147 《登綺霞亭》 宋·王秬

    危亭臨霽景,金碧迥紛紛。
    天映中原氣,山橫萬古云。
    夕陽寒未斂,孤鶩遠猶聞。
    俯仰懷前哲,清樽為苾芬。

    148 《句》 宋·薛紹彭

    寒臨重閣迥,影帶亂山流。

    149 《成都書事百韻》 宋·薛田

    混茫丕變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覺錦城銷白日,難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煙。
    院鎖玉溪留好景,坊題金馬促繁弦。

    150 《垂虹亭》 宋·楊絳

    垂虹臨絕景,仙隱寄人間。
    遠水吞平野,歸云補斷山。
    空明寬眼界,秀迥破天慳。
    深羨鴟夷子,扁舟竟不還。

    151 《廬州詩》 宋·張祁

    平湖阻城南,長淮帶城西。
    壯哉金斗勢,吳人筑合肥。
    曹瞞狼顧地,苻秦又顛擠。
    六飛駐吳會,重兵鎮邊陲。

    152 《舫齋》 宋·趙釴夫

    浮家泛宅謾區區,一閣安然特迥殊。
    題作舫齋還解否,登臨寄傲在江湖。

    153 《水龍吟 再和修甫學士》 未知·曹伯啟

    高樓壯觀東南,迥然突出千秋表。
    月檐明爛,風欞蕭爽,煙波浩渺。
    菊徑新秋柳谷薄暮,桃源清曉。
    □登臨感慨,悠然引興,銀盤內,青螺小。

    154 《秋興亭》 元·余闕

    涉江登危榭,引望二川流。
    雙城共臨水,兩岸起飛樓。
    漢渚深初綠,江皋迥易秋。
    金風揚素浪,丹霞麗彩舟。

    155 《襄陽隆中四十四韻》 明·黃輝

    斬蛟寒浦外,何處臥龍岑。
    亂世燕齊事,高人管樂心。
    隆中山故闔,漢上日偏沈。
    魚水應奇會,蝸廬耐數尋。

    156 《擬唐長安春望》 明·黃閏

    南山晴望郁嵯峨,上路春香御輦過。
    天近帝城雙闕迥,日臨仙仗五云多。
    鶯聲盡入新豐樹,柳色遙分太液波。
    漢主離宮三十六,樓臺處處起笙歌。

    157 《秋月篇》 明·黃哲

    金商鳴素節,瑤律屆先秋。
    始見西陵月,嬋娟滄海頭。
    清規臨夜滿,澄影際天浮。
    媚浦沉珠迥,凝波凈練收。

    158 《和友人過西郊韻》 明·李堯

    秋原晚蕭曠,杖藜荒徑微。
    川迥眾漚集,天清孤筜歸。
    寒煙蔓草密,積雨豆苗希臨流擬結構,息鞅振塵衣。

    159 《落花篇》 明·林應亮

    東鄰昨夜飛紅雨,落花如霰隨風舉。
    千叢綴綺謝繁枝,九陌垂青隱芳樹。
    憶昨芳妍乍放時,含娟凝艷騁容姿。
    盈盈絳幘承曦暖,燁燁瑤英泛露滋。

    160 《野館》 明·劉養晦

    安穩桐溪上,時危久索居。
    蟻穿庭下穴,蝸篆璧間書。
    野水臨秋迥,山窗映月虛。
    十年戎馬亂,歸計定何如?

    * 關于迥臨的詩詞 描寫迥臨的詩詞 帶有迥臨的詩詞 包含迥臨的古詩詞(23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