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連室的詩詞(410首)

    221 《太倉隆福寺創觀音院以詩百韻寄妙觀大師且呈》 宋·郟亶

    珍重妙觀師,書來再三讀。
    不蒙促歸計,乃憂曠箋牘。
    疑師未相知,待我尚塵俗。
    竊聞構新殿,東畔建廊屋。

    222 《瑞麥贊》 宋·林某

    淳熙天子,御圖三七。
    協氣所鐘,嘉禾乃出。
    巴夔之山,亙連阡陌。
    或兩其歧,或六其脊。

    223 《愚實報詩》 宋·繆瑜

    郁攸屬者潛煽災。
    蜚廉縱風相與偕。
    林林生齒七萬戶,連甍接棟燒成灰。
    如何老翁一區宅,間不以寸獨不{左火右矣}。

    224 《寶林寺二首》 宋·宋日隆

    寶林連上剎,獨覺佛中尊。
    石室真身隱,苔碑勝跡存。
    空門留法嗣,俗舍有聞孫。
    晴雨從民欲,枌榆萬古恩。

    225 《過古夾寨城》 宋·孫沖

    宋氏英聲振,并門意氣揚。
    兩雄爭裂土,百戰競圖王。
    揣敵惟虞晉,躭頤已噬唐。
    大河分背面,上黨扼咽吭。

    226 《潮陽尉鄭太玉夢至泉側飲之甚甘明日得之東山》 宋·唐康

    入道肯著相,出神得佳泉。
    起尋定中境,偶在山之巔。
    四人蹋{抗扌換喬}{抗扌換虛},數里聞潺湲。
    循聲到巉絕,滿意流甘鮮。

    227 《王文孺臞庵》 宋·徐作

    藜莧幽人室,丘園隱者居。
    一原青嶂合,萬水綠陰疏。
    手把歸田賦,腰縣種樹書。
    桑麻連軫秀,網罟人溪漁。

    228 《成都書事百韻》 宋·薛田

    混茫丕變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覺錦城銷白日,難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煙。
    院鎖玉溪留好景,坊題金馬促繁弦。

    229 《游山門呈知府大卿》 宋·姚辟

    春風到宛陵,太守遇康樂。
    隱幾坐高齋,清風媚林壑。
    語我諸峰巒,道人古棲吒。
    幽潛遠江漢,秀聳類衡霍。

    230 《水竹幽居堂》 宋·曾興宗

    山深景最幽,正為幽人設。
    獲此一段奇,天意亦特達。
    水清濯吾纓,竹勁抱高節。
    鑿池為延客,筑室相娛悅。
    故人來清風,莫逆友明月。
    雅與仙境連,迥隔紅塵絕。
    此樂只自知,切勿下人說。

    231 《子夏山》 宋·趙瞻

    山因先師成令名,人心仰止懸青冥。
    文侯北面款山扃,石室至今猶南傾。
    直松萬林天籟聲,長材大東資連甍。
    溪泉四出照骨清,潤物功溥民岡爭。

    232 《滿江紅 幽居》 元·洪希文

    筑室云屏,連翠*、斷崖如臼。
    任紅塵飛到,借風為帚。
    談笑從容無俗客,山花風竹皆吾友。
    做姬公事業竟明農,終田畝。

    233 《出洛陽城》 明·程本立

    挽裛上天津,伊闕當我前。
    連峰左右起,奔走相后先。
    古來五岳內,嵩高極中天。
    儀刑正四表,襟帶流三川。

    234 《安山待閘憩大柳下見蜣螂轉丸及窟穴埋藏之狀》 明·顧清

    蜣螂摶土丸,其智竟莫測。
    中包實糞穢,外裹疑橡栗。
    后推前復挽,圜轉何捷疾。
    端如趁嚴程,又似衒巧術。

    235 《自徐州至呂梁述水勢大略》 明·歸有光

    黃河漫徐方,原野層波生。
    萬人化為魚,凜然余孤城。
    僅見沮洳間,檐楹半頹傾。
    日月照蛟室,風波棲蜑氓。

    236 《楸子樹》 明·郭登

    窗前新栽楸子樹,去歲移自東君家。
    根深土凍重莫致,挽以兩犍載一車。
    方經旬日即蓓蕾,秋深結子如丹砂。
    人言此特余氣耳,來歲未必能芬葩。

    237 《長安宮女行》 明·韓邦靖

    長安城頭夜二鼓,力士敲門稱太府。
    為道君王巡幸勢,選取嬌娥看歌舞。
    應酬未得話從容,階除早已人三五。
    倉皇便欲將我行,那肯相留到天曙。

    238 《獨漉篇(有序)》 明·何白

    為武義王世名而作也。
    世名父為族叔所殺,母念世名稚,匿不發。
    叔歲給米菽以償,母子相對泣業,弗食。
    及世名長,為庠生,娶婦,舉一子。

    239 《林茂之新居》 明·胡宗仁

    客舍何常定,三年跡屢遷。
    今來營一室,形勝石門前。
    地僻幽巖列,池平野水連。
    知余日相過,短榻不須縣。

    240 《游泰山》 明·黃哲

    今年初出承明班,折腰從政青徐間。
    神州二月新雨霽,我來萬里觀名山。
    名山岱泰連云上,鄒嶧徂徠郁相望。
    晨霞仿佛見丹崖,旭日瞳矇射青嶂。

    * 關于連室的詩詞 描寫連室的詩詞 帶有連室的詩詞 包含連室的古詩詞(41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