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違時的詩詞(672首)

    21 《泊嘉興城北門外》 宋·方回

    老病今如許,江硝豈所宜。
    未妨寧過計,不是故多疑。
    歉歲真難度,奸人或見窺。
    移舟入城泊,何敢強違時

    22 《野外即事》 宋·釋文珦

    春暮倉庚鳴,農家語堪聽。
    雨暘不違時,麥高桑葉青。
    烹豚酌清酒,廟中謝神靈。
    田蠶杯珓好,歡聲動林坰。
    祭罷各分散,群鳥啄余腥。

    23 《偈傾一百六十九首》 宋·釋智朋

    握驪頷明珠,秉金剛寶劍,日日禁足安居,個個心空及第,猶是衲僧尋常行履。
    雙林乍入院來,不敢背俗違時,下座且與諸人普同作禮。

    24 《送李少府時在客舍作》 唐·高適

    相逢旅館意多違,暮雪初晴候雁飛。
    主人酒盡君未醉,薄暮途遙歸不歸。

    寫景贈別友人

    25 《贈竇十九(時公車待詔長安)》 唐·崔峒

    靈臺暮宿意多違,木落花開羨客歸。
    江海幾時傳錦字,風塵不覺化緇衣。
    山陽會里同人少,灞曲農時故老稀。
    幸得漢皇容直諫,憐君未遇覺人非。

    26 《思歸(時初為校書郎)》 唐·白居易

    養無晨昏膳,隱無伏臘資。
    遂求及親祿,黽勉來京師。
    薄俸未及親,別家已經時。
    冬積溫席戀,春違采蘭期。

    27 《甲子歲書事(時會昌四年,討劉稹也)》 唐·楊乘

    豎子未鼎烹,大君尚旰食。
    風雷隨出師,云霞有戰色。
    犒功椎萬牛,募勇懸千帛。
    武士日曳柴,飛將兢執馘。

    28 《避地毗陵上王慥使君(時黃賊陷東陽公避地于浙右)》 唐·貫休

    至理至昭昭,心通即不遙。
    圣威無遠近,吾道太孤標。
    辛苦蘇氓俗,端貞答盛朝。
    氣高吞海岳,貧甚似漁樵。

    中秋節月亮

    29 《十二時》 宋·崔敦詩

    勛華并、天胙昌期。
    圣德茂重離。
    英明經遠,浚哲昭微。
    寶儉更深慈。

    詠物寫燈贊美

    30 《丙寅歲秋再抵長松奉等慈師入城作詩記一時事》 宋·李薰

    前來送師歸,今日迎師去。
    送迎我何勞,師乃困行路。
    天公將歸誰尤,耗釋此下土。
    一水禍未忘,旱勢復如許。

    31 《識時梅歌》 宋·謝琎

    寇至人遠避,寇退人復歸。
    歸來尋舊址,草蕪迷荒基。
    哀哉住傍梅,清夢常相依。
    可憐歲寒心,能識存亡機。

    32 《奉酬段御史登岳陽樓之作,時分理盜賊至海康》 元·范梈

    誰能手鋪湘水平,刬卻君山看洞庭。
    昔人已騎黃鶴去,樓前亂芷春蘭青。
    豈知繡衣后千載,遠違鳳闕來江城。
    憑高吊古落日紫,領客置酒開云屏。

    33 《送黃淳甫還吳門時倭亂甫定》 明·陳芹

    憶君還故宅,追嘆昔年違。
    花倚新枝笑,人隨舊燕歸。
    川原春日澹,桑梓暮陰稀。
    掛壁余孤劍,依然夜有輝。

    34 《秋來益覺頑健時一出游意中甚適雜賦五字》 宋·陸游

    渡水得魚舍,乞漿敲竹扉。
    地偏花帶恨,林暖鳥忘歸。
    獨往非違世,幽居自息機。
    晚來清興極,更喜雨霏霏。

    35 《新涼示子遹時子遹將有臨安之行》 宋·陸游

    竹簟紗幮事已非,秋清初換熟嫌衣。
    鵲驚山月棲還起,螢避溪風墮又飛。
    老眼漸昏書嬾讀,壯心雖在事多違。
    夜窗剩欲挑燈語,日倚柴門望汝歸。

    36 《枕上作時聞臨海四明皆大水》 宋·陸游

    撫枕時時猶嘆欷,厄窮已極畏兇饑。
    雨聲淅瀝孤齋冷,客夢蕭條萬里歸。
    山邑風雷移蜃穴,海城水潦半民扉。
    如云秋稼方相賀,一飽還憂與愿違。

    37 《河上督役懷器之寄呈公明叔度時器之鞫獄滄州》 宋·司馬光

    河災汎東郡,廬井多堙淪。
    題輿得賢佐,姁嫗安疲民。
    遂令枯槁余,稍復蘇陽春。
    伊人屏外節,倜儻窮天真。

    38 《十二時/憶少年》 宋·無名氏

    治平時。
    暫垂簾,佑圣子、解危疑。
    坐安天下逾歲。
    厭避萬機。

    39 《聞我師大捷騎宵遁上時宰五十韻》 宋·葛立方

    憬彼金微虜,游魂擅一隅。
    筋駑殂老革,乳臭立遺雛。
    毒螫鍾蛇豕,虔劉肆{左豸右契}貙。
    請和包橘詐,歸地反膏腴。

    40 《感時述事(十首)》 明·劉基

    八政首食貨,錢幣通有無。
    國朝幣用楮,流行比金珠。
    至今垂百年,轉布彌寰區。
    此物豈足貴,實由威令敷。

    * 關于違時的詩詞 描寫違時的詩詞 帶有違時的詩詞 包含違時的古詩詞(67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