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違方的詩詞(329首)

    121 《獄中雜記》 清·方苞

    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余在刑部獄,見死而由竇出者,日四三人。
    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此疫作也。
    今天時順正,死者尚稀,往歲多至日數十人。
    ”余叩所以。

    敘事

    122 《訓儉示康》 宋·司馬光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吾性不喜華靡,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棄去之。
    二十忝科名,聞喜宴獨不戴花。
    同年曰:“君賜不可違也。

    家訓道理

    123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124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125 《封建論》 唐·柳宗元

    天地果無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然則孰為近?曰:有初為近。
    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

    論述政治

    126 《寓居合江樓》 宋·蘇軾

    海上蔥昽氣佳哉,二江合處朱樓開。
    蓬萊方丈應不遠,肯為蘇子浮江來。
    江風初涼睡正美,樓上啼鴉呼我起。
    我今身世兩相違,西流白日東流水。

    悼亡組詩

    127 《七律·吊羅榮桓同志》 現代·毛澤東

    記得當年草上飛,紅軍隊里每相違。
    長征不是難堪日,戰錦方為大問題。
    斥鷃每聞欺大鳥,昆雞長笑老鷹非。
    君今不幸離人世,國有疑難可問誰?

    128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 宋·文天祥

    浩劫風塵暗,衣冠痛百罹。
    靜傳方外學,晴寫獄中詩。
    烈士惟名殉,真人與物違。
    世間忙會錯,認取去來時。

    129 《觀棋大吟》 宋·邵雍

    人有精游藝,予嘗觀弈棋。
    筭馀知造化,著外見幾微。
    好勝心無已,爭先意不低。
    當人盡賓主,對面如蠻夷。

    130 《從軍詩》 魏晉·王粲

    從軍征遐路。
    討彼東南夷。
    方舟順廣川。
    薄暮未安坻。

    131 《顏書四十韻》 宋·蘇洵

    任君北方來,手出《邠州碑》。
    為是魯公寫,遺我我不辭。
    魯公實豪杰,慷慨忠義姿。
    憶在天寶末,變起漁陽師。

    132 《孔雀東南飛》 兩漢·漢無名氏

    序曰: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
    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聞之,亦

    133 《水龍吟 余始年二十馀,歲在丁未,與故人東》 金朝·蔡松年

    余言,懷衛間風氣清淑,物產奇麗,相約他年為終焉之計。
    爾后事與愿違,遑遑未暇。
    故其晚年詩曰,夢想淇園上,春林布谷聲。
    又曰,故交半在青云上,乞取淇園作醉鄉,蓋志此也。

    134 《賦得亞父碎玉斗》 唐·孟簡

    獻謀既我違,積憤從心痗。
    鴻門入已迫,赤帝時潛退。
    寶位方苦競,玉斗何情愛。
    猶看虹氣凝,詎惜冰姿碎。
    而嗟大事返,當起千里悔。
    誰為西楚王,坐見東城潰。

    135 《耆英會詩》 宋·王拱辰

    西都山水天下奇,神嵩景室環清伊。
    甫申間氣秀不絕,生賢會堅昌明時。
    衣冠占數盛文雅,臺符卿月光離離。
    魏京雄奧壓幽朔,游宮御府嚴天威。

    136 《臨江仙·正已修行無怠墮》 元·王哲

    正已修行無怠墮,推心上應天機。
    內容整肅吐光輝。
    靈真搜得瑩,方可許瞻?。
    謹謹授持專一守。
    靜中清里歸依。
    法恁條制不相違。
    九玄并七祖,連汝共升飛。

    137 《西江月·吾道至尊至貴》 元·王惟一

    吾道至尊至貴,若非宿骨難知。
    直須克己至無為。
    方見本然天理。
    萬化皆從中起,古今無剩無虧。
    若能動靜不相違。
    可與神化何異。

    138 《雜興》 宋·張镃

    真才當自重,躍冶非良金。
    世儒識拔鮮,志士違本心。
    慷慨自鋪陳,庶幾有知音。
    但恐北風扇,虛言難保任。
    快哉東方生,可喜未可欽。

    139 《送許郎中出知漳州》 宋·柴中行

    君子重出處,兒女多依違。
    孰知退有義,一辭若發機。
    刑部今其人,識遠渺造微。
    時方事疾走,而我心獨非。

    140 《吳下同年會詩》 宋·陳德明

    舊交牢落寸心違,門掩蒼苔省見稀。
    幸遇星郎分刺舉,忝聯桂籍得歸依。
    公方闊步鳴先路,我獨冥行怨落暉。
    遙想登臺高會處,應憐烏鵲正南飛。

    * 關于違方的詩詞 描寫違方的詩詞 帶有違方的詩詞 包含違方的古詩詞(32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