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遠渡的詩詞(699首)

    81 《勞渡》 宋·童潮

    借問誰家舟,孤橫勞渡水。
    遠攜蓑笠來,滿載暮煙紫。
    折手唱滄浪,沙鷗驚不起。

    82 《梁家渡》 宋·蕭彥毓

    遠水環沙翠作灣,紅塵飛不入青山。
    涼風一枕秋宵夢,夢繞千巖萬壑間。

    83 《題趙希遠萬松金闕圖》 明·張掞

    天闕萬松中,岧峣皪倚碧空。
    星旋黃道內,日出紫云東。
    翠合彤庭冥,金鋪復閣雄。
    風梢天上落,云干雨余虹。

    84 《北歸渡海》 宋·折彥質

    去日驚濤遠拍天,飛廉幾覆逐臣船。
    歸舟陡頓能安穩,便覺君恩更煥然。

    85 《曉渡西湖》 明·楚石梵琦

    船上見月如可呼,愛之且復留斯須。
    青山倒影水連郭,白藕作花香滿湖。
    仙林寺遠鐘已動,靈隱塔高燈欲無。
    西風吹人不得寐,坐聽魚蟹翻菰蒲。

    86 《渡黃河》 明·顧大典

    疲馬日投北,間關意若何。
    星霜催短鬢,風雨渡長河。
    遠道逢人少,歸心入夢多。
    未能逃世網,微尚竟蹉跎。

    87 《晚渡白馬湖》 明·郭武

    輕風小寒吹浪花,新柳茸茸啼乳鴉。
    平湖一望幾千頃,遠水連天飛落霞。
    斜陽忽墮澄波底,白鳥猶明山色里。
    嚴更何處鼓冬冬,棹歌未斷漁燈起。

    88 《予適太原熊惟遠吳求叔還武昌同賦》 明·柳應芳

    方舟臨古渡,分路思依依。
    自是行人眾,非關送客稀。
    晉山將北向,楚水復西歸。
    同作離群雁,君還一處飛。

    89 《題趙希遠畫蟠松玉兔圖子昂趙公鑒記》 明·夢觀法師

    天水王孫重毫素,愛寫蟠根萬年樹。
    上有徂徠五色云,下有中山雙白兔。
    清陰散作秋滿林,咫尺高堂起煙霧。
    丹桂吹香野菊黃,玉葉金枝亂無數。

    90 《虎山橋問渡入五湖》 明·王逢年

    野水平蕪霸跡消,蒼茫萬頃亂飛濤。
    參差三弄醉遠客,七十二峰迎畫橈。
    細雨鳩鳴玄墓樹,夕陽僧過虎山橋。
    武陵源口秦人路,莫向浮云問市朝。

    91 《七月八日同季高渡北東歸述懷分得龕字》 明·王祎

    蚤年志湖海,嘉遁非所甘。
    驅車燕趙北,弭節吳越南。
    季子夸遠適,虞卿勞負儋。
    謂將風翮翔,詎能轍鱗淹。

    92 《渡白溝》 明·許宗魯

    昔運遘屯厄,恒紀變參商。
    南風日不競,朔吹益遠揚。
    英雄各乘御,龍戰血玄黃。
    矯矯平將軍,獨立當中央。

    93 《渡淮春曉》 明·張祥鳶

    朝辭桐柏水,時序又殊方。
    河抱中原轉,天圍遠樹蒼。
    緒風啼鳥變,紅雨落花忙。
    坐惜春芳晏,高歌西日黃。

    94 《清遠舟中寄耘老》 宋·蘇軾

    小寒初渡梅花嶺,萬壑千巖背人境。
    清遠聊為泛宅行,一夢分明墮鄉井。
    覺來滿眼是湖山,鴨綠波搖鳳凰影。
    海陵居士無云梯,歲晚結廬潁水湄。

    95 《過百家渡四絕句》 宋·楊萬里

    一晴一雨路乾濕,半淡半濃山疊重。
    遠草平中見牛背,新秧疏處有人蹤。

    96 《二月一日曉渡太和江三首》 宋·楊萬里

    曉翠妨人看遠山,小風偏入客衣單。
    桃花愛做春寒信,只恐桃花也自寒。

    97 《劉村渡二首》 宋·楊萬里

    隔岸輕舟不可呼,小橋獨木有如無。
    落松滿地金釵瘦,遠樹黏天菌子孤。

    98 《劉村渡二首》 宋·楊萬里

    曠野風從腳底生,遠峰頂與額般平。
    何人知道誠齋叟?獨著駝裘破雨行。

    99 《雨中遠望惠山二首》 宋·楊萬里

    詩人也是可憐生,不及穿云渡水僧。
    不是惠山看不見,只教遙見不教登。

    100 《山中呈聶心遠諸客》 宋·文天祥

    誰入山來問野舟,一篙花外渡深流。
    小顰風樹蹁躚鶴,淺約湍沙浩蕩鷗。
    湖上有時思洛社,人間何處不滁州。
    徘徊才是黃昏候,短笛先催月上樓。

    * 關于遠渡的詩詞 描寫遠渡的詩詞 帶有遠渡的詩詞 包含遠渡的古詩詞(69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