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還路的詩詞(2799首)

    301 《將謁延廬州行至板橋忽病而止復還建康以五詩》 宋·趙蕃

    欲前復卻路成迷,冷日悲風為慘凄。
    以口語心千萬種,可能一一見書題。

    302 《將謁延廬州行至板橋忽病而止復還建康以五詩》 宋·趙蕃

    袖詩已失天津面,路返新林病豈期。
    一見可能難若此,定繇或使豈人為。

    303 《將謁延廬州行至板橋忽病而止復還建康以五詩》 宋·趙蕃

    甑倒懸知解死饑,故殊道路永為嗤。
    我今恃有彭州牧,二柄寧當復誤疑。

    304 《與成父自信同舟到饒分路而別以詩送之三首》 宋·趙蕃

    川行歷覽不知勞,我有新詩聽汝抄。
    今日語離還索句,況堪風雨滿江郊。

    305 《嶺路惡甚問章圣寺蓋欲投宿也書寄周袁州》 宋·趙蕃

    舉頭易見天邊日,屬目難逢山下村。
    行盡土粗仍石惡,望窮雨黑與云昏。
    此身何可數茲役,薄宦有誰能見存。
    章圣明朝還曲睹,信知緣契在空門。

    306 《豐城送成父弟還玉山三首》 宋·趙蕃

    溪上同舟送,江頭獨步歸。
    秋風方落木,客路要添衣。
    故舊詢安否,形容話瘠肥。
    吾行猶許遠,爾去復誰依。

    307 《還華賢良九經說賢良進卷語林等》 宋·葉適

    華君官五世,人物樸而重。
    窮經不辭難,著論何其勇。
    編排過百帙,裝庋高一冢。
    見聞頗驚訕,吟玩自欣悚。

    308 《開禧元年四月自中都挈家還鄉寓居城南十二月》 宋·汪莘

    世事偏宜假,吾生只認真。
    少知行路惡,老愛在家貧。
    寧接古時鬼,怕逢今世人。
    澗松方臥雪,野草亦爭春。

    309 《路逢楊嘉猷赴官嚴州》 宋·徐照

    詩合誠齋意,難將片石鐫。
    相逢歷在道,惜別未移船。
    野步僧同話,宵吟吏廢眠。
    思君還有夢,前到釣臺邊。

    310 《施明可自湘潭還霅川以詩編相示摘其中重陽一》 宋·程公許

    倦游保似雁隨陽,愁緒知添幾線長。
    歸路驛梅多未破,吟邊汀芷藹余香。
    寄聲鷗路舊同社,可奈鹥鳧紛著行。
    乞與東風一吹送,偃松猶及共流觴。

    311 《送郭靖父還金陵二首》 宋·李曾伯

    憶昨相從戎馬間,屢披錦誥慰蒼顏。
    煙塵歷遍疆陲役,風雪同諳道路艱。
    子負此名心已白,我成何事鬢徒斑。
    一杯握手無它祝,歸為移文問北山。

    312 《喜郭吉甫擢第調尉八柱還里》 宋·胡仲弓

    一第全家待,君今衣錦歸。
    折來新月掛,忘卻故山薇。
    祿近鸂呈瑞,官清馬不肥。
    海門西去路,歸鳥故飛飛。

    313 《留江城將還富池》 宋·董嗣杲

    吟斷悲秋字,愁歸餞臘筵。
    天荒鵬路絕,水落雁汀懸。
    白羽沈郵箭,滄江負釣船。
    投閒須有日,處順且添年。

    314 《送頵道人還西山》 唐·徐鉉

    嘗憶洪崖澗,穿云路萬尋。
    曾經照玄鬢,未得卸朝簪。
    老去馳莊蝶,年來有越吟。
    羨師從此去,舊隱翠微深。

    315 《感皇恩 史總管誠明伯還 川,老懷凄然,有》 元·王惲

    十里走徵車,笑予游宦。
    老馬為駒望英盼。
    客懷相慰,時對凌煙生面。
    浩歌雖慷慨、南山粲。
    公子翩翩,沉酣經傳。
    不似當年閉門衍。
    楊花歸路,肯逐東風流轉。
    且遮西日去、長安遠。

    316 《伯臧歲前自里居還餉以南豐橘頃于役姑蘇復寫》 近代·陳三立

    文書引睡那關渠,山尾溪頭枕簟如。
    鄧尉尋梅魂路斷,墻根自撫不村樗。

    317 《還至吳淞茂洪用余臨平詩韻放魚因思舊行大江》 宋·張镃

    太倉云路天黏水,櫛比漁家接沙觜。
    巨艘買放截江鱗,舉網遮空暗窗紙。
    錢多魚賤俱放懷,成貫不數成船來。
    今朝縱汝真小惠,好去瞿塘滟澦堆。

    318 《送杜尉秩滿還天臺》 宋·劉宰

    眼看時事廢因循,官路三年子獨勤。
    袖有新詩頻教我,邑無長策可留君。
    向來過計尤周隕,此去何時靜楚氣。
    未必詩書盡虛語,勉哉行矣張吾軍。

    319 《送客還山》 明·張羽

    乍見即言還,望云歸遠山。
    舟行白鳥外,路出綠陰間。
    鄰父開松徑,家童掃竹關。
    世途方擾擾,誰復似君閑。

    320 《送僧還天臺省親》 明·張羽

    載經東去路迢迢,應為寧親到石橋。
    江上中齋尋午墅,沙邊夜梵雜寒潮。
    宰官問法留三宿,慈母焚香制七條。
    歲晚定知歸本寺,待予聽雪坐終宵。

    * 關于還路的詩詞 描寫還路的詩詞 帶有還路的詩詞 包含還路的古詩詞(279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