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還裝的詩詞(221首)

    201 《平江送連亨叟赴省》 宋·陳藻

    吾廬元在亮功坊,祖母東街家姓張。
    舅翁官小先富強,有子破蕩開書堂。
    我隨表伯學文章,忽然好怪不好常。
    走師月魚舍莆陽,三山士子厭我狂。

    202 《訟田行》 宋·陳藻

    樂軒世俗文不工,場屋此生難遭逢。
    百年餓死真可惜,人命只在田畝中。
    遠行直到西融州,客裝收拾來歸休。
    江灘象窟百無憂,卻陷人心危險頭。

    203 《寄叔廣》 宋·陳藻

    君在於潛未語婦,姑蘇我到事多違。
    母衰妹弱那能干,婦拙兒頑孰可依。
    海近一天風漠漠,朔寒兩地雪霏霏。
    行裝稍辦還家急,年少應須慕虎闈。

    204 《同張季子游瑯邪》 宋·章甫

    枯藤久靠壁,雙腳殊蜷跼。
    日長無往還,午醉睡初熟。
    誰與來剝啄,一馬挾兩仆。
    翩翩張公子,得得訪茅屋。

    205 《夜看月邊行云》 宋·張镃

    眾人看月愛月蝗,老夫看月愛云行。
    青天澄霽月當夜,但有爽快無幽情。
    今宵半月從西上,云向東移滿虛曠。
    初如玉鏡插蒼崖,次若銀盤沉雪浪。

    206 《賦張蕓叟番刀》 宋·孔武仲

    王師前年下靈州,先生奉詔為參謀。
    軍書堆案不足道,欲斬名王懸髑髏。
    官供器械如山積,裝結雖巧體質浮。
    傳聞蕃刀最可用,買置不惜千金酬。

    207 《師安撫生日》 宋·晁公溯

    鼻祖始謀遠,承家積慶長。
    青霜元不墜,玉樹久逾芳。
    氣驗三嵎秀,祥占五世昌。
    向來蜀父老,久憶漢文章。

    208 《賦意未暢復拾前韻之余者作廣坐隱辭》 宋·戴表元

    我作坐隱辭,客來問我坐隱方。
    開門進客還復坐,為客歷落言其詳。
    隱朝市,我不能沖塵冒暑走遑遑。
    隱江湖,我不能披蓑戴笠操舟航。

    209 《送醫工郭耕道》 宋·方回

    上古三皇軒農羲,天始有柱地有基。
    腹虛與實療民饑,心塞與開植民彝。
    保民性命專厥司,握生殺權名曰醫。
    萬事萬物有偶奇,一陰一陽之所為。

    210 《送杜萬》 宋·李覯

    谷口生涯已是貧,素衣還擬冒京塵。
    因風早寄登科信,裝點江南幾日春。

    211 《浩西堂見和因再用韻》 宋·釋紹嵩

    無錢使鬼故宜休,已失裝懷萬斛愁。
    況有西湖好山水,一帆還自上歸舟。

    212 《次韻袁伯長寄贈之作》 宋·舒岳祥

    維時十月閏。
    收獲已登場。
    朋舊喜我至,殷勤置壺觴。
    問我何方來,憂墨見清揚。

    213 《退之謂以鳥鳴春往往為以夏鳴耳古人麥黃韻鸝》 宋·舒岳祥

    麥熟即快活,汝不食麥空饒舌。
    前時斗粟銀百星,老農無銀色菜青。
    此鳥年年啄草子,今年草根救人死。
    鳥無所食饑奈何,見人食麥喜且歌。

    214 《發牛山》 宋·蘇頌

    山坂縈紆道阻長,數程行處尚相望。
    晨裝方指南高外,宿館還趨北斗方。
    既乏遠謀慚肉食,空將衰鬢冒寒霜。
    卻尋十載曾行地,風物依然土境荒。

    215 《送朱郎中壽昌通判河中府》 宋·蘇頌

    邶詩詠凱風,以成孝子志。
    鄭人復君母,傳稱能錫類。
    中郎常有懷,生不識所恃。
    登朝雖厚祿,當食每忘饋。

    216 《斗南竹林祠歌》 宋·孫應時

    君不見唐河諸將兵馬回,河朔百城門不開。
    邊烽夜舉天子怒,六龍曉發鳴春雷。
    金陵玉壘中道惑,澶淵一擲吁難哉。
    當時事勢在國史,萊公之功不其偉。

    217 《送逃侍郎二首》 宋·王阮

    獻納論思玉筍班,音因忠讜忤龍顏。
    一朝錦水連江水,萬里何山與下山。
    道大可能忘濟世,名高那得鎮投閑。
    天教一似蘇門下,先到筠陽卻詔還。

    218 《寄劉行簡》 宋·王洋

    西來有客解歸裝,先說東臺白首郎。
    顏貌宛如周柱史,須眉皆是漢馮唐。
    百年未覺強弓滿,新歷還添漏箭長。
    欲寄平安恐煩報,桃花川里漾舟忙。

    219 《桃源官罷蕓居以唐詩拙作贈別》 宋·朱繼芳

    自作還相送,唐詩結伴來。
    歸裝攜此重,笑口為君開。
    蓮上巢難穩,桃頭郁壘神。
    何須千歲上,即此是新陳。

    220 《送王和仲歸吳門》 明·王稚登

    三載都門客,秋風憶故山。
    楚云裝共薄,燕草鬢同斑。
    歌逐無魚斷,身隨一雁還。
    祇應留滯者,別淚易潺湲。

    * 關于還裝的詩詞 描寫還裝的詩詞 帶有還裝的詩詞 包含還裝的古詩詞(22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