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還報的詩詞(830首)

    501 《唐嘉會妻》 明·吳鼎芳

    鳳皇失其侶,三年獨彷徨。
    豈無云中鶴,矯矯非所當。
    所居谷水西,乃在淀水陽。
    楊氏有好女,小字曰云芳。

    502 《送李民瞻侍郎宣諭陜西》 明·吳云

    侍郎將命出金鑾,道路傳呼遠近歡。
    關內官曹迎使節,秦中父老識衣冠。
    云開太華三峰秀,水繞黃河九曲寒。
    寄語渭川千畝竹,西風還解報平安。

    503 《新寒》 明·謝鐸

    十月風高冷欲凝,近陽樓閣怯先登。
    渾河水落初嘗騎,漕驛星馳已報冰。
    上將驅麾還筆札,內庭恩渥但金繒。
    深愁薄力知何賴,濁酒新寒漫不勝。

    504 《奉懷射陂朱子》 明·徐獻忠

    久別烏程令,經秋思轉微。
    林光暮煙發,菊氣早寒歸。
    出縣看山近,開衙報客稀。
    還將蕭瑟意,遙逐白云飛。

    505 《過文山祠》 明·楊巍

    丞相名偏重,遺祠世共尊。
    乾坤柴市遠,日月蕙樓存。
    一死消胡運,孤忠報漢恩。
    中原還正統,辛苦向誰論。

    506 《龍支行》 明·曾棨

    龍支城頭暮吹角,黃云蔽天沙草薄。
    虎髯使者長安來,持麾擁蓋邊塵開。
    城門盡是胡兵守,城外老人多白首。
    拜迎使者雙淚流,問云天子今安否。

    507 《楊花篇》 明·朱陽仲

    江南二三月,楊花競芳華。
    寂寞長條攀折盡,綠絲飛來千片花。
    千片飛飛西復東,白雪晴云晝溟濛。
    風吹滿空翳白日,散入千家池館中。

    508 《秋懷》 明·朱有燉

    樓閣涼生夜雨余,碧天如水雁來初。
    青山落日兩行淚,錦樹西風萬里書。
    滇海相思情愈切,梁園行樂興全疏。
    人還定把平安報,惟有霜華白滿梳。

    509 《寄遠其三》 唐·李白

    本作一行書。
    殷勤道相憶。
    一行復一行。
    滿紙情何極。

    510 《蘇州李中丞以元日郡齋感懷詩寄微之及予,輒》 唐·白居易

    白首余杭白太守,落魄拋名來已久。
    一辭渭北故園春,再把江南新歲酒。
    杯前笑歌徒勉強,鏡里形容漸衰朽。

    511 《游羅浮山一首示兒子過》 宋·蘇軾

    人間有此白玉京,羅浮見日雞一鳴。
    南樓未必齊日觀,郁儀自欲朝朱明。
    (劉夢得有詩,記羅浮夜半見日事。
    山不甚高,而夜見日,此可異也。

    512 《喬將行,烹鵝鹿出刀劍以飲客,以詩戲之》 宋·蘇軾

    破匣哀嗚出素虯,倦看鶂鶂聽呦呦。
    明朝只恐兼烹鶴,此去還須卻佩牛。
    便可先呼報恩子,不妨仍帶醉鄉侯。
    他年萬騎歸應好,奈有移文在故丘。

    513 《徑山道中次韻答周長官兼贈蘇寺丞》 宋·蘇軾

    年來戰紛華,漸覺夫子勝。
    欲求五畝宅,灑掃樂清凈。
    學道恨日淺,問禪慚聽瑩。
    聊為山水行,遂此麋鹿性。

    514 《重游終南子由以詩見寄次韻》 宋·蘇軾

    去年新柳報春回,今日殘花覆綠苔。
    溪上有堂還獨宿,誰人無事肯重來。
    古琴彈罷風吹座,山閣醒時月照杯。
    懶不作詩君錯料,舊逋應許過時陪。

    515 《小飲公瑾舟中》 宋·蘇軾

    青泥赤日午相烘,走訪?一作和?船窗柳影中。
    輟我東坡無限睡,賞君南浦不貲風。
    坐觀邸報談迂叟,閑說滁山憶醉翁。
    此去澄江三萬頃,只應明月照還空。
    ?鄭,滁人也。
    是日坐中觀邸報,云叟已押入門下省。
    ?

    516 《喬將行烹鵝鹿出刀劍以飲客以詩戲之》 宋·蘇軾

    破匣哀鳴出素虬,倦看鶂鶂聽呦呦。
    明朝只恐兼烹鶴,此去還須卻佩牛。
    便可先呼報恩子,不妨仍帶醉鄉侯。
    他年萬騎歸應好,奈有移文在故丘。

    517 《大行太皇太后挽詞二首》 宋·蘇軾

    至矣吾三后,功高漢已還。
    復推元祐冠,蓋得永昭全。
    (臣嘗于經筵論奏仁宗皇帝謚日明孝:若明而不仁,則民畏而不愛;仁而不明,則民愛而不畏。
    今大行太皇太后亦兼此二德,故天下思慕,庶幾于仁宗也。

    518 《秋興三首》 宋·蘇軾

    野鳥游魚信往還,此身同寄水云間。
    誰家晚吹殘紅葉,一夜歸心滿舊山。
    可慰摧頹仍健食,此生通脫屢酡顏。
    年華豈是催人老,雙鬢無端只自斑。

    519 《寄題梅宣義園亭》 宋·蘇軾

    仙人子真後,還隱吳市門。
    不惜十年力,治此五畝園。
    初期橘為奴,漸見桐有孫。
    清池壓丘虎,異石來湖黿。

    520 《贈李道士(并敘)》 宋·蘇軾

    駕部員外郎李君宗固,景祐中良吏也,守漢州。
    有道士尹可元,精練善畫,以遺火得罪,當死。
    君緩其獄,會赦,獲免,時可元年八十一,自誓且死必為李氏子以報。
    可元既死二十余年,而君子世昌之婦,夢可元入其室,生子曰得柔,小名蜀孫。

    * 關于還報的詩詞 描寫還報的詩詞 帶有還報的詩詞 包含還報的古詩詞(83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