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還我的詩詞(4281首)

    381 《送劉叔有還古鼎》 宋·方回

    我嘗飛過洞庭湖,但有青天地欲無。
    出峽蜀人趨鼎灃,溯江閫救千巴淪。
    飄零詩酒全可夢,流落兵戈剩此軀。
    今日升平歸去好,泛洲應有橘千株。

    382 《三天竺還五首》 宋·方回

    城中決定少新詩,便向湖光也未宜。
    我有新詩無數處,三天竺路筍輿遲。

    383 《送高險崖一直翁二上人還揚州》 宋·方回

    歲晚江湖尚此行,從今一缽老淮城。
    聞聞見見元無法,去去來來豈有情。
    肯復餐針效羅什,獨能沽酒致淵明。
    風吹云散各南北,我亦歸尋釣石盟。

    384 《送金漢臣明府徐蜚英贊府還婺源》 宋·方回

    星源長貳兩賢者,豐采精神玉不如。
    詩外更工長短句,腹中何限古今書。
    平生事可心無愧,我輩人常氣有余。
    記取孚舟亭上語,定應時復寄魚書。

    385 《送孫元京還講舍》 宋·方回

    神有铦鋒日夜磨,刻雕宇宙奈君何。
    俗談世念神山隔,人品詩評白眼多。
    大似石宮元子詠,更能銅斗孟生歌。
    暮年我亦詞華落,欲卜溪鄰買釣蓑。

    386 《送呂主簿還任永豐》 宋·方回

    吾友陸太初,擢第歲丙辰。
    同舟下歙灘,群英對楓宸。
    于時程訥相,中書秉洪鈞。
    拔我魏靜翁,丞郎廁朝紳。

    387 《喜宗兄端叟再會武林還暨陽二首》 宋·方回

    我亦七旬老,公為兩歲兄。
    共知吾輩拙,各賴此心平。
    江海逃簪紱,乾坤寢甲兵。
    喜逢又惜別,久幸蔭宗盟。

    388 《何耕道還邛南贈詩為別》 宋·郭印

    古人不復見,俗學尚穿鑿。
    時花亦可觀,潢潦終易涸。
    暮年識吾子,志與流輩各。
    入道窮根源,高情轉寥廓。

    389 《送隱上人還玉峰二首》 宋·釋寶曇

    故山為我小遲留,楓落吳江冷不收。
    歸去不知身是夢,青燈相對說它州。

    390 《送悟藏主還姑蘇》 宋·釋崇岳

    玲瓏巖畔瞥不瞥,豎起脊梁生鐵橛。
    無端林下錯商量,攜手相隨入虎穴。
    甕里驀然失卻鱉,個事明明向誰說。
    彼時只是此時人,誰知眼里重添屑。

    391 《追送奎上人還鄞》 宋·釋文珦

    隨緣游上國,興盡即言行。
    今日不辭我,他宵還夢兄。
    出山云滿橐,歸路水兼程。
    無奈汀洲畔,春風草又生。

    392 《頌十玄談·還源》 宋·釋印肅

    君臣合處正中邪,名相和同體似差。
    一二不成三不是,八還要顯我無瑕。

    393 《累年告老恩旨未俞詔領祠宮遂還鄉闬燕間無事》 宋·蘇頌

    我昔就學初,齠童齒未齔。
    嚴親念癡狂,小藝誘愚鈍。
    始時授章句,次第教篇韻。
    蒙泉企層瀾,覆簣期九仞。

    394 《九日偕同寮至破山還飲誓清亭是日上雨尋霽自》 宋·孫應時

    九日仍良宴,三年記此亭。
    寒花還粲粲,衰鬢轉星星。
    薄宦驚離合,浮生任醉醒。
    明年應話我,千里越山青。

    395 《傅惟肖贊府假西游集作長篇送還奇甚次其韻》 宋·孫應時

    醉鄉不游游睡鄉,眼花對案如迷藏。
    夢踏秋草悲蛩螀,風松露菊三徑荒。
    忽然欠伸日在廊,悟此身世何荒唐。
    故書棄擲塵滿箱,魯堂不復聞絲簧。

    396 《送外侄莫幼明還里療疾》 宋·孫應時

    愛子天資靜,能來讀我書。
    積痾無自苦,小別未云疏。
    外物人難必,良師古有余。
    吳松春萬頃,一覽意何如。

    397 《五月二十日還舊居有感》 宋·孫應時

    晨光澹涼月,霽宇來清風。
    輕舟泛漣漪,初旭升瞳曨。
    水氣散洲渚,蔓花綴榛叢。
    我行何所之,故林翳蒿蓬。

    398 《云居還值旱懷舊游寄楊文仲二首》 宋·王阮

    四野盡龜兆,一天常火云。
    夜涼清似水,晝旱氣如焚。
    龍懶漸無用,天高寂不聞。
    我無田可慮,只慮眾紛紛。

    399 《還自伊山過金城宿覺慧寺贈始寧禪師》 宋·王洋

    家山三百里,處處逐流水。
    舟行鑒影中,塵埃不須洗。
    人言田間苦,我言田舍好。
    濁醪三兩杯,沈憂積如掃。

    400 《以校正字學還方智善作詩贈之》 宋·王洋

    惟古於文藏妙理,自然之音見微旨,唇舌齒喉母生子,清濁重輕毛發比。
    古者八歲方毀齒,小學師承方肄此。
    時及春秋循一軌,臺興亦知窺閫壘。

    * 關于還我的詩詞 描寫還我的詩詞 帶有還我的詩詞 包含還我的古詩詞(428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