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還姓的詩詞(263首)
221
《冬夜有感》 宋·李新
蓼蟲常食苦,旅雁自知寒。
談士惜卷舌,將軍解愁鞍。
雪霜滿天冬夜永,地爐無火青燈殘。
功名富踐苦不早,一年百日紅塵道。
222
《送時仲西歸》 宋·李新
掛書牛角來東都,短小不長五尺余。
龍章鳳姿蘄見用,回叱關吏身無繻。
志如鶚氣虎,整束衣冠詫齊魯。
膏油繼晷不識眠,虀鹽充腸久味苦。
223
《次韻師皋》 宋·鄧肅
平生論兵輕白起,端欲採芝追甪里。
誰遣聲名到人間,役役十年空血指。
天狗墮地嗟未已,雷聲屢迫君王耳。
閩山今復暗旌旗,四望長安淚如洗。
225
《次韻王圜中二首》 宋·王之望
網得金鱗不忍烹,一甌春菜眼偏明。
逢君強賦湖陰曲,顧我方趨日照城。
散坐酴醿留客醉,過庭鵯鵊為誰鳴。
還朝密邇非輕別,知有蒲輪訪姓名。
226
《峽中賦百韻》 宋·李流謙
振奇欲何夸,頗疑造物者。
兩山擘其間,放此江東瀉。
不知太古前,宇宙孰壞冶。
疏鑿著夏書,固自人力假。
227
《小息》 宋·李流謙
倦征當日午,小息散腰頑。
索酒初隨意,題詩自破顏。
不須通姓字。
聊欲賞江山。
放蕩郊園樂,于茲稍稍還。
228
《代賀蘇鹽生朝》 宋·廖行之
斗杓酒攜井絡墟,月蓂四莢隨盈除。
絪緼和氣掬宇宙,蔥郁瑞靄充門閭。
門閭自是相家舊,許國勛閥今渠渠。
公侯骨相奇表在,佛祖心諦群疑祛。
229
《挽承事湯公詩》 宋·虞儔
屋底千金潤,尊前一笑真。
名藍尋入社,家事豈關身。
丈室空天女,凌波悼洛神。
鹿門攜手后,還有姓龐人。
230
《呈李贛州四首》 宋·趙蕃
安否每難問,姓名今得通。
久憂埋積雪,大喜得春風。
與世故多識,如公能幾同。
既欣還有感,愁對海棠叢。
233
《次韻伯瑞叔驥常字韻》 宋·趙蕃
來往區區莫謾忙,轉頭還是俗相妨。
題詩見子留人意,作客如家自我常。
休嘆清明仍值雨,好于元已趁還鄉。
布衾木枕猶堪質,要似當年人姓陽。
234
《夜坐讀書有感示兒曹》 宋·趙蕃
昨夜秋風入短檠,試繙編簡似前生。
不求甚解慕名語,足記姓名嗤老兵。
但得作詩窮有味,曷憂從宦久無成。
汝曹未可還翁學,當念無田事筆耕。
235
《送魏使群歸宛陵二首》 宋·曹彥約
姓名久已御屏間,合上鋒車入帝關。
豈有薦書喧筆橐,但留聲價惠江山。
簿書袖手詩還在,出處忘情意自閑。
不分愛江樓下水,隔人無計可追攀。
236
《訪趙紫芝》 宋·徐照
意欲尋君忘路遠,入城還又出城來。
菊明紫色天霜下,魚沒圓痕水垢開。
新背石碑藏素篋,凍研山硯滴香醅。
竹林好著君名姓,只恐君為祿仕催。
237
《水樂洞》 宋·岳珂
天下水樂洞,今歸四姓家。
臺池閒日月,泉石痼煙霞。
誰挈游人榼,還尋奉使楂。
明朝重回首,清夢隔京華。
238
《自述》 宋·蘇泂
交友凋零似曉星,生涯依舊短長亭。
前身房琯仍名永,今代蘇耽不姓丁。
兒女成行頭自白,湖山相對眼終青。
還鄉曲調如何唱,枯樹無言最可聽。
239
《黃華歌》 宋·王柏
太極動兮兩儀分,四序綱領秋興春。
機緘密運乎三百六十五度之外,浩浩萬物資生成。
清明純淑不易遇,間稟英氣俱異人。
堂堂忠定公,獨得東方仁。
240
《贈日者馮鼎山》 宋·蒲壽宬
馮君胸中爛星斗,測人窮達誰與偶。
得錢便據青旗亭,北斗還堪把漿酒。
醉來訪我梅花傍,索飲哦詩恣狂吼。
平生許予皆公侯,大軸長篇玩盈手。
* 關于還姓的詩詞 描寫還姓的詩詞 帶有還姓的詩詞 包含還姓的古詩詞(26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