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還冤的詩詞(126首)

    41 《宴柳毅詩》 唐·洞庭龍君

    大天蒼蒼兮大地茫茫,人各有志兮何可思量。
    狐神鼠圣兮薄社依墻,雷霆一發兮其孰敢當。
    荷貞人兮信義長,令骨肉兮還故鄉,永言慚愧兮何時忘。
    上天配合兮生死有途,此不當婦兮彼不當夫。

    42 《醉公子·門外猧兒吠》 唐·佚名

    門外猧兒吠,知是蕭郎至。
    刬襪下香階,冤家今夜醉。
    扶得入羅幃,不肯脫羅衣。
    醉則從他醉,還勝獨睡時。

    婉約寫人

    43 《鳥鵲歌》 先秦·佚名

    仰飛鳥兮烏鳶。
    凌玄虛兮號翩翩。
    集洲渚兮優恣。
    啄蝦矯翮兮云間。

    亡國抒情

    44 《祭天神(歇指調)》 宋·柳永

    憶繡衾相向輕輕語。
    屏山掩、紅蠟長明,金獸盛熏蘭炷。
    何期到此,酒態花情頓孤負。
    柔腸斷、還是黃昏,那更滿庭風雨。

    45 《歸田樂引》 宋·黃庭堅

    對景還銷瘦。
    被個人、把人調戲,我也心兒有。
    憶我又喚我,見我嗔我,天甚教人怎生受。
    看承幸廝勾。
    又是樽前眉峰皺。
    是人驚怪,冤我忒撋就。
    拚了又舍了,定是這回休了,及至相逢又依舊。

    46 《晝夜樂》 宋·黃庭堅

    夜深記得臨岐語。
    說花時,歸來去。
    教人每日思量,到處與誰分付。
    其奈冤家無定據。

    書法

    47 《沁園春》 宋·呂渭老

    復把元宵,等閑過了,算來告誰。
    整二年三歲,尊前笑處,知他陪了,多少歌詩。
    豈信如今,不成些事,還是無聊空皺眉。
    爭知道,冤家誤我,日許多時。

    48 《瑣窗寒》 宋·楊無咎

    柳暗藏鴉,花深見蝶,物華如繡。
    情多思遠,又是一番清瘦。
    憶前回、庭榭來春,個人預約同攜手。
    恨遲留,載酒期程,孤負踏青時候。

    49 《南鄉子(舟中記夢)》 宋·辛棄疾

    敧枕櫓聲邊。
    貪聽咿啞聒醉眠。
    變作笙歌花底去,依然。
    翠袖盈盈在眼前。
    別后兩眉尖。
    欲說還休夢已闌。
    只記埋冤前夜月,相看。
    不管人愁獨自圓。

    50 《蝶戀花(甲辰壽元晦)》 宋·陳亮

    手捻黃花還自笑。
    笑比淵明,莫也歸來早。
    隨世功名渾草草。
    五湖卻共繁華老。
    冷淡家生冤得道。
    旖旎妖嬈,春夢如今覺。
    管個歲華須到了。
    此花之后花應少。

    51 《排遍第五》 宋·曾布

    鳳凰釵、寶玉凋零。
    慘然悵,嬌魂怨,飲泣吞聲。
    還被凌波呼喚,相將金谷同游,想見逢迎處,揶揄羞面,妝臉淚盈盈。
    醉眠人、醒來晨起,血凝螓首,但驚喧,白鄰里、駭我卒難明。

    52 《排遍第五》 宋·曾布

    鳳凰釵、寶玉凋零。
    慘然悵,嬌魂怨,飲泣吞聲。
    還被凌波呼喚,相將金谷同游,想見逢迎處,揶揄羞面,妝臉淚盈盈。
    醉眠人、醒來晨起,血凝螓首,但驚喧,白鄰里、駭我卒難明。

    古詩三百首貶謫寫景思歸

    53 《六州歌頭(吊武穆鄂王忠烈廟)》 宋·李諶

    高皇神武,善駕馭豪英。
    攘北狄,驅群盜,命天膺。
    救蒼生。
    奈夢繞沙漠,隔溫清,屈和好,召大將,歸兵柄,列樞庭。

    54 《和端午》 宋·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端午節競渡懷人愛國

    55 《秦婦吟》 唐·韋莊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陽城外花如雪。
    東西南北路人絕,綠楊悄悄香塵滅。
    路旁忽見如花人,獨向綠楊陰下歇。
    鳳側鸞欹鬢腳斜,紅攢黛斂眉心折。

    敘事長詩

    56 《九章》 先秦·屈原

    惜誦
    惜誦以致愍兮,發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蒼天以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與向服。

    楚辭抒懷

    57 《九嘆》 兩漢·劉向

    逢紛
    伊伯庸之末胄兮,諒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陽兮,惟楚懷之嬋連。
    原生受命于貞節兮,鴻永路有嘉名。

    楚辭

    58 《柳毅傳》 唐·李朝威

    儀鳳中,有儒生柳毅者,應舉下第,將還湘濱。
    念鄉人有客于涇陽者,遂往告別。
    至六七里,鳥起馬驚,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愛情神話故事

    59 《恨賦》 南北朝·江淹

    試望平原,蔓草縈骨,拱木斂魂。
    人生到此,天道寧論?于是仆本恨人,心驚不已。
    直念古者,伏恨而死。
    至如秦帝按劍,諸侯西馳。

    哀傷幽怨遺恨

    60 《與山巨源絕交書》 魏晉·嵇康

    康白:足下昔稱吾于潁川,吾常謂之知言。
    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從便得之也?前年從河東還,顯宗、阿都說足下議以吾自代,事雖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
    閑聞足下遷,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獨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薦鸞刀,漫之膻腥,故具為足下陳其可否。

    散文書信抒懷

    * 關于還冤的詩詞 描寫還冤的詩詞 帶有還冤的詩詞 包含還冤的古詩詞(12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