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還鄉路的詩詞(382首)

    361 《留別何十五》 宋·李石

    修程云水繞蒼茫,馬上春風薜荔香。
    此去雞豚思舊社,且憑魚雁到他鄉。
    窮途逼仄風波惡,客路消磨歲月長。
    別后空階聞夜雨,令人還憶水曹郎。

    362 《贈襄陽帥吳彥猷》 宋·王之望

    令威千歲歸,城郭尚如故。
    我今還故鄉,陵谷亦易處。
    荊榛荒舊蹊,溪壑改新路。
    城中十萬家,碧瓦生煙霧。

    363 《峽中賦百韻》 宋·李流謙

    振奇欲何夸,頗疑造物者。
    兩山擘其間,放此江東瀉。
    不知太古前,宇宙孰壞冶。
    疏鑿著夏書,固自人力假。

    364 《挽劉監廟》 宋·廖行之

    去歲與君別,高談氣如虹。
    酒酣出三詩,遺我意何窮。
    歸涂度黃花,偶遇衡人東。
    問君無恙否,報言近已終。

    365 《示表弟沈見可》 宋·趙蕃

    裴公臺上送入日,道鄉臺上看出云。
    窮居逼仄不屢到,拄杖容與能平分。
    江湖鶴發嘆老我,道路繭足嗟夫君。
    畫手政自難隃度,詩里還嫌異所聞。
    歸來客去雨亦作,此故未易輕談云。

    366 《過舊居遇鄰家子述懷》 宋·周文璞

    憶昔玉雪時,最感鄰媼嫂。
    翦羅作發鬌,添璣綴紋褓。
    今回遇孫枝,面墨體枯槁。
    念彼舊宅兇,災釁失依保。

    367 《送程子方歸蜀》 宋·仇遠

    薄葺田園溧澤邊,鄉心常夢蜀山川。
    梨花知幾逢寒食,麥飯誰能灑墓田。
    矍鑠老翁輕客路,扶攜稚子上江船。
    東還莫為親朋戀,自古云安有杜鵑。

    368 《鳙溪行》 宋·王炎

    小溪一曲山四合,溪邊楊柳藏門闌。
    當時玉人在花下,對花窈窕矜紅顏。
    一雙白璧不可聘,許我結佩乘青鸞。
    我時年少氣方銳,自負落筆翻波瀾。

    369 《滿庭芳 劉公索賢》 元·王哲

    智慧皆全,癡頑總至,兩般自是殊方。
    一能明哲,一個性迷荒。
    盡是靈中分定,各分別、此理昭彰。
    還知否,上人九竅,下沒膏盲。

    370 《送臨桂令戴若納出嶺》 宋·陶弼

    五嶺生還少,無辭酒滿觴。
    共經邊寇事,先出瘴煙鄉。
    楚樹蟬聲早,湖天日影涼。
    此行休問路,宮闕斗杓旁。

    371 《又那霸泉》 宋·陶弼

    路下洋河水石閑,三分才過二分山。
    年光欲盡家猶遠,嵐氣雖疏鬢已斑。
    賓從談知機獨進,兒曹音信喜生還。
    南風一夜吹鄉夢,數刻飛過五領間。

    372 《元日用前韻》 宋·項安世

    元日今年分外寒,先生堅臥正如山。
    鄉閭草草兵戈外,雨雪棲棲道路問。
    兒女有情催我起,杯盤無緒笑人慳。
    何因得似江城雁,未轉東風已北還。

    373 《云門寺》 宋·王铚

    青山春又到,白發策烏藤。
    已是他鄉客,還同寄住僧,瘦松黏凍雪,流水帶寒冰。
    更覺蒼崖路,云深不可登。

    374 《馬齧麥》 宋·孔武仲

    馬齧麥,仆飲冰,北風軒軒搖丘林,霖霪十日吁可驚。
    南山喜見朝日升,尋陽北岸霜泥薄,窮臘獨為千里行。

    375 《二十七叔父書來說東都故居如昔》 宋·晁公溯

    吳蜀相望萬時程,經年書到說都城。
    御溝猶泛宮花出,春草還依輦路生。
    京洛衣冠皆去國,東南父老亦傷情。
    鄭公鄉里聞如故,誰道胡兒解弛兵。

    376 《和蔣公秉思歸韻》 宋·陸文圭

    不愁世路太行難,自嘆行藏愧孔顏。
    借榻寺中分兩寺,思鄉山上又重山。
    凄然碧草天連遠,輪與白云僧對間。
    我亦天涯流落客,何時同賦大刀還。

    377 《泊舟》 宋·釋文珦

    泊舟青林傍,日入風色莫。
    翩翩群鳥歸,各以類相聚。
    我生獨何為,孤立寡良遇。
    落落天壤間,真如惠王瓠。

    378 《送杞上人歸於潛山》 宋·釋文珦

    同鄉唯子在,欲別意何發。
    歸路青苔遠,還家白露初。
    山色圍古邑,溪影渡寒魚。
    須為過星渚,高風似二疏。

    379 《送閻秘丞宰雩都》 宋·蘇頌

    江西劇藩曰南康,其山空青水貢漳。
    環封千里十巨邑,邑皆萬室居相望。
    地窮吳境雜楚粵,民生窘急矜豪強。
    積奸疊訟狃成俗,吏治紛擾多頹綱。

    380 《送朱郎中壽昌通判河中府》 宋·蘇頌

    邶詩詠凱風,以成孝子志。
    鄭人復君母,傳稱能錫類。
    中郎常有懷,生不識所恃。
    登朝雖厚祿,當食每忘饋。

    * 關于還鄉路的詩詞 描寫還鄉路的詩詞 帶有還鄉路的詩詞 包含還鄉路的古詩詞(38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