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近作欲的詩詞(470首)
441
《吳武氏表兄》 宋·廖行之
我家蒸湘東復東,君嘗過我從嫗翁。
我時總角君未冠,相與游戲如鴻濛。
無何君作十年別,遠指沅水云能窮。
兒時豈識銷黯事,聚散過眼回頭空。
443
《趣章永豐祈雨》 宋·趙蕃
高田卷蒼埃,下田積荒穞。
頻聞父老嘆,似訴車戽苦。
吾鄉地猶薄,有類家素窶。
旱繇十日晴,潦自三尺雨。
444
《江漢亭百韻》 宋·鄭清之
山川自高深,開避由邃古。
長江瀉岷峨,橫亙截區宇。
東流為沔津,疏鑿仗神禹。
襟帶成奧區,都會稱鄂渚。
445
《山中書懷》 宋·岳珂
我昨浮平湖,時適逢中秋。
十年鷗鷺盟,萬丈蛟龍湫。
微風自遠至,皓月當上頭。
朋游凡三人,一舉累百甌。
446
《寄賦黃東發湖山精舍》 宋·陳著
斷鰲奠極戲者誰,岷山如龍萬里馳。
大江之陽起衡岳,崒嵂散作千委蛇。
直趨四明卓秀偉,二百八十峰參差。
潮江合拜山駐腳,伏脈分行東西支。
447
《送楊帥參之任》 宋·姚勉
古來幕府俱才雄,子美嚴武韓裴公。
近時幕府養清望,一事不到籌帷中。
先生人物宜臺省,豈合官曹坐閒冷。
只今時事欠撐拄,袖手旁觀應不肯。
448
《如上人歸問浙中友信》 宋·仇遠
何年駐錫下山中,即見匆匆又欲東。
燕去鴻來俱是客,云生月落不離空。
冷泉亭上參吟暢,飛雪若前哭老同。
方外友朋詢近況,為言已作木雞翁。
449
《贈筆工沈秀榮》 宋·仇遠
吾家歙石鋒芒出,不但挫墨亦挫筆。
老懶作事苦不多,一筆才供兩三日。
近知沈子藝希有,洗擇圓齊易入手。
不論兔穎與羊毛,染墨試之能耐久。
450
《水龍吟 舜泉在濟南城中,自壬子年水去來不》 元·王惲
泉流復出,其深可厲,回風瀟瀟,翠萍盈沼,邦人以為神來之兆。
近陪憲使,展敬祠下,因索鄙作,謹繼丞相雙溪公懷古嚴韻,用紀其異窈然碧玉池方,綠波不見還凝*。
翠萍痕在,金支光淡,湘妃無語。
瑤瑟聲沉,畫蘭愁絕,幾回如許。
451
《重午飲趙園再和》 宋·項安世
香玉尊前剝嫩金,已逢佳節又逢霖。
從教歲月催華發,誰識乾坤有賞心。
家在山林仍近市,手栽花木漸成陰。
更開石井依桐葉,我欲時來作一吟。
453
《湖上吟》 宋·章甫
誰家短笛吹楊柳,何處扁舟唱采菱。
湖水欲平風作惡,秋云太薄雨無憑。
近人白鷺麾方去,隔岸青山喚不譍。
好景滿前難著語,夜歸茅屋望疏燈。
454
《春分后一日山堂述事》 宋·張镃
每到山堂懶作詩,今朝詩興覺偏宜。
層林颯還陰填戶,亂石巃嵷翠繞池。
猛欲近前聞紫燕,忽聽高處囀黃鸝。
風鈴不必檐間語,境界非凡我熟知。
455
《龜石》 宋·孔武仲
平川洶洶經南國,匹練橫托半天碧。
洪瀾巨浪之中央,忽見頹嵬太古石。
此石由來幾許時,混元一氣初開辟。
神功割破混沌胎,劃落半空隨霹靂。
456
《入硤行》 宋·晁公溯
吾家文物如崔公,向來世學工雕龍。
側理固嘗收會稽,陶泓不獨稱洪農。
徂徠取煤如點漆,宣城束潁能藏鋒。
焉知于今一禿翁,四寶委棄文房空。
457
《三山送樓干》 宋·陳宓
九仙山頭二月春,百花璀璀凝芳辰。
看花未省并驄馬,酌酒況復違佳人。
人人家在赤城里,五百大士疑前身。
襟懷喜作冰玉相,耳目不染聲色塵。
458
《梨洲寺》 宋·戴表元
一區雞犬白云巔,亂后來看意惘然。
劫火尚余唐殿宇,土風甯是晉山川。
沿溪客散三州路,并守僧耕百畝田。
欲訪縱由題作句,矮碑祗在近時鐫。
460
《贈壽昌墨客葉實甫》 宋·方回
古人削竹以為筆,木板為方竹為策。
其字科斗或鳥跡,或篆或籀煤傅漆。
未有今人所謂墨,晉發汲冢尚可識。
地中間獲鐘鼎刻,文為之具未為極。
* 關于近作欲的詩詞 描寫近作欲的詩詞 帶有近作欲的詩詞 包含近作欲的古詩詞(47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