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近住的詩詞(440首)

    341 《贈李仲祥道士》 宋·文同

    不見先生已數年,相思惟是誦嘉篇。
    因來守郡空山里,又喜通名畫戟前。
    抵掌劇談猶矍鑠,堆胸豪氣尚蜿延。
    近聞買得鵝池住,且向人間作地仙。

    342 《和仲蒙石龍渦》 宋·文同

    群岡壓涇湄,于此聚眾首。
    其間石屋露,遠視若呀口。
    林端躡絙上,卻入勢愈斗。
    圍空豎古壁,闊可百人受。

    343 《題黎公照序訓堂》 宋·文同

    堂愛三峨臨古郡,君之別業在其城。
    近營大每當高處,更起新堂立美名。
    滿外江山皆秀絕,入中文史自縱橫。
    如何置得烏尤住,相與談經過此生。

    344 《李堅甫凈居雜題一十三首·靜居》 宋·文同

    何事當清世,歸來詠考槃。
    近聞新住處,不似在長安。

    345 《雨后看山因憶黃世南先生詩以相招》 宋·文同

    新霜夜落群梢鳴,群風刮天為早晴。
    南山向曉盡張列,頹嶺斷壑當空橫。
    開軒一見喜無量,走上高閣臨飛甍。
    層欄倚遍不能下,狀貌秀活圍雙睛。

    346 《度嶺一首》 宋·陳與義

    年律將窮天地溫,兩州風氣此橫分。
    已吟子美湖南句,更擬東坡嶺外文。
    隔水叢梅疑是雪,近人孤嶂欲生云。
    不愁去路三千里,少住林間看夕曛。

    347 《覺非居士東菴甚奇觀玉蟾曾游其間醉吟一篇》 宋·白玉蟾

    一甌之閩古無諸,山奇水透真畫圖。
    霍童山在閩之隅,天下第一神仙都。
    神仙渺茫不可見,桑田滄海幾遷變。
    三山崒嵂青至今,堪嗟山下人如燕。

    348 《贈陳高士琴歌》 宋·白玉蟾

    昨夜西風起白蘋,從前湖海幾酸辛。
    感今懷古無限事,拄頰閑思一愴神。
    瓊窟先生鼓玉琴,一調一弄符我心。
    屈平宋玉不可挽,西風黃葉為知音。

    349 《和胡戢七首》 宋·晁補之

    住近蘇門有白云,閉關卻掃道逾尊。
    相逢不語忽長嘯,今日豈無人姓孫。

    350 《初發嘉州》 宋·蘇轍

    放舟沫江濱,往意念荊楚。
    擊鼓樹兩旗,勢如遠征戍。
    紛紛上船人,櫓急不容語。
    余生雖江陽,未省至嘉樹。

    351 《送王廷老朝散知虢州》 宋·蘇轍

    滿腹貯精神,觸手會眾理。
    一廢十五年,直坐才多爾。
    我昔游宋城,憶始識君子。
    簿書填丘山,賓客亂蜂蟻。

    352 《呂司空挽詞三首》 宋·蘇轍

    少年輕富貴,一意在詩書。
    共恨經綸晚,才收老病余。
    寡言知德勝,善應本中虛。
    卒相承平業,謳歌元祐初。

    353 《贈史文通奉議二首》 宋·蘇轍

    有叟住東野,畏人希入城。
    君時共還往,我欲問修行。
    早歲識巖客,近時逢絳生。
    真能訪茅屋,屣履試將迎。

    354 《次韻毛國鎮趙景仁唱和三首一贈毛一贈趙一自》 宋·蘇轍

    治劇従容緩策銜,鈴軒無事日清談。
    隼旟畫戟明千里,紙帳繩床自一庵。
    金奏屢陳容客和,玉山不動看賓酣。
    我來邂逅逢寬政,忘卻漂流身在南。

    355 《次韻子瞻留別三首》 宋·蘇轍

    公來十日坐東軒,手自披云出朝日。
    山川滿目竟何有,波浪翻天同一濕。
    諸門迭出驚異狀,間道懷歸終舊壁。
    此行十里隔江河,何人更問維摩疾。

    356 《次韻毛國鎮趙景仁唱和三首一贈毛一贈趙一自》 宋·蘇轍

    遠謫江湖舳尾銜,到來辛苦向誰談。
    畏人野鶴長衣嶺,厭事山僧只住庵。
    黃雀頓來成一飽,白醪新熟喜初酣。
    疏頑近日尤堪笑,坐任飄風去自南。

    357 《勉子瞻失干子二首》 宋·蘇轍

    人生本無有,眾幻妄聚耳。
    手足非吾親,何況妻與子。
    偶來似可樂,強作室家喜。
    忽去未免悲,欣成要矜毀。

    358 《索居三首》 宋·蘇轍

    索居非謫地,垂老更窮途。
    去住看人意,幽憂賴我無。
    小園花草穢,陋巷犬羊俱。
    近覺根塵離,忘言日益愚。

    359 《孔平仲著作江州官舍小庵》 宋·蘇轍

    近山不作看山計,引水新成照水庵。
    閉口忘言中自飽,安心度日更誰參。
    簡編圍繞穿書蠹,窗戶低回作繭蠶。
    我亦一軒容膝住,敝裘粗飯有余甘。

    360 《予昔在京師畫工韓若拙為予寫真今十三年矣容》 宋·蘇轍

    白發蒼顏日日新,丹青猶是舊來身。
    百年迅速何曾住,方寸空虛老更真。
    一幅蕭條寄衰朽,異時仿佛見精神。
    近存八十一章注,從道老聃門下人。

    * 關于近住的詩詞 描寫近住的詩詞 帶有近住的詩詞 包含近住的古詩詞(44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