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過跡的詩詞(946首)

    881 《徐天錫歸自玉山昌甫以三詩送之后二篇有及予》 宋·陳文蔚

    我聞章泉清,有客日洗耳。
    而況坦腹眠,滿意得佳士。
    相期忘歲月,飽飯讀書名。
    祗恐翁獨吟,黃鵠舉千里,

    882 《黎州山下有坡曰響地平黎州自孫興公經始至今》 宋·戴表元

    蒼茫一片莓苔地,隨意觸來還有聲。
    定是戰坑余箭戟,不然琴屋貯瓶罌。
    名真過客多能記,跡古居人不敢耕。
    孫叟有靈應索笑,賦成留比試鏦錚。

    883 《騎馬行答贈吳中張子潛鄉貢》 宋·戴表元

    君不見天上續弦膠,又不見海外切玉刀。
    傍人錯愕心自快,痕跡過眼無秋毫。
    吳江先生淮海客,長篇大章歌落托。
    白袍只作東土音,黑頭曾射南宮策。

    884 《荀陳聚星圖》 宋·戴表元

    州里相過未厭頻,居然蹤跡動星辰。
    當時多少輝煌者,不畫諸公畫此人。

    885 《次韻劉元煇喜予還家攜酒見訪三首》 宋·方回

    我其方玄英,君可劉賓客。
    年皆七旬近,相對詩眼碧。
    向來每過從,劇談動至夕。
    久別坐何事,蓬蒿翳荒宅。

    886 《次韻邵君以客名齋二首》 宋·方回

    我能容物天容我,容足元消地幾多。
    結莫逆交聊爾汝,聞無義語勿誰何。
    飄零蹤跡因循慣,冷淡光陰茍且過。
    人世政如蠶食葉,百年誰辦繭成窩。

    887 《送趙子昂提調寫金經》 宋·方回

    青藜夜照玉常直,外補已至二千石。
    不合自以藝能累,天下善書今第一。
    魏晉力命王略帖,摹臨有過無不及。
    真行草外工篆隸,兼有與可伯時癖。

    888 《贈壽昌墨客葉實甫》 宋·方回

    古人削竹以為筆,木板為方竹為策。
    其字科斗或鳥跡,或篆或籀煤傅漆。
    未有今人所謂墨,晉發汲冢尚可識。
    地中間獲鐘鼎刻,文為之具未為極。

    889 《十一月旦泊大浪灘下甚雨醉臥次日乃知》 宋·方回

    夜雨徹五更,江水長三尺。
    醉臥了不知,開篷灑余瀝。
    蕭瑟復未已,北風阻行色。
    篙師請祭神,索我留半日。

    890 《送常德教趙君》 宋·方回

    岳陽州城危樓前,無地但有水與天。
    一點之青惟君山,四顧洶涌心茫然。
    吾嘗北風吹湖船,飛過洞庭一日間。
    高桅一昂摩日邊,及其一低如沉淵。

    891 《送慵庵不及用韻奉寄》 宋·方回

    東城追跡過西關,橋上紛紛送客還。
    攜酒踟躕才水次,鳴珂躞蹀已云間。
    摘茶貿食民尢窶,掘蕨燒畬土不閒。
    細為明時問疲俗,往來亦足當游山。

    892 《題趙子昂摹唐人二戲馬駒》 宋·方回

    我嘗遠過燕山北,樹木已無草一色。
    騏驥驊騮動萬匹,互嚙交蹄戲跳躑。
    誰歟畫此雙名駒,似斗非斗相嬉娛。
    唐人遺跡趙子摹,善書善畫今代無。

    893 《五月理抵舊隱》 宋·方回

    柳萌整征鞍,杏熟卸歸馱。
    風帆輟湘游,云屋返黟臥。
    天暮室人瘦,地荒園叟惰。
    長男近弄瓦,累重詎足賀。

    894 《贈俞碧巖體仁刊圖書》 宋·方回

    上古包羲卦初畫,五行之金刀為革。
    兩儀四象生□□,□初一圈為太極。
    八卦之上六十四,右乾左坤名曰易。
    因重□定科斗書,削木為方竹為冊。

    895 《宣公泉歌》 宋·葛紹體

    幾年廢井城東衙,甃石缺裂洿淖多,奈此宣公初鑿何。
    宣公浩氣輩孟軻,論諫仁義永不磨,炳炳丹衷史所夸。

    896 《雁影》 宋·顧逢

    萬里衡陽別,翱翔背夕暉。
    數行天外過,一片水中飛。
    無跡留沙渚,有聲過釣磯。
    回頭還自顧,上下帶云歸。

    897 《次韻杜安行嘉陵春日書事十首》 宋·郭印

    雨過川原秀,煙光畫不如。
    人情花動蕩,春意鳥分疏。
    造化空陳跡,乾坤一廣居。
    小軒聊燕息,夏屋正渠渠。

    898 《蘭坡》 宋·郭印

    梅花掃跡春無光,繼踵惟有幽蘭香。
    天姿沖澹謝朱粉,睥睨百卉皆優倡。
    高人采擷紉為佩,養之盆盎移中堂。
    微風馥馥來何所,一干鼻觀尤非常。

    899 《新開小軒晁子西有詩以韻答之二首》 宋·郭印

    我無先世英,敢望燕臺筑。
    譬如坎井蛙,拘虛徒窘束。
    又如鷦鷯巢,所寄一枝足。
    名不聞公卿,跡非侶樵牧。

    900 《見墻間竹影擬而畫之終不近也》 宋·郭印

    東墻才過午,寫此此君真。
    日翳倏無跡,云開俄有神。
    因緣咸自爾,形似竟誰親。
    筆墨有非偽,天公恐笑人。

    * 關于過跡的詩詞 描寫過跡的詩詞 帶有過跡的詩詞 包含過跡的古詩詞(94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