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過眼俱的詩詞(97首)

    81 《古墨行》 宋·陳師道

    秦郎百好俱第一,烏丸如漆姿如石。
    巧作松身與鏡面,借美於外非良質。
    潘翁拜跪摩老眼,一生再見三嘆息。
    了知至鑒無遁形,王家舊物秦家得。

    82 《再次韻謝之》 宋·鄧肅

    昌黎論佛骨,南行氣亦壯。
    賣書請鏤玉,卻起北歸望。
    香山最風流,詩酒事夷曠。
    那知聞琵琶,淚濺九江浪。

    83 《趙默卿用拙者所和樂天七旬詩賦二篇見寄因狀》 宋·吳芾

    買山將近一由旬,若比淵明未是貧。
    萬疊峰巒俱入眼,四時景物總宜人。
    花開自足供心賞,酒熟何妨與客親。
    何日杖藜能過我,竹林深處共藏身。

    84 《題宇文叔昭閱齋名予所榜也有王正卿畫四時小》 宋·李流謙

    乾坤萍在江,日月蟻旋磨。
    吾生與化俱,反照若觀火。
    蠻觸鏖兩斗臼圈聽一簸。
    射鉤仍相國,

    85 《戲作呈趙通判胡教授張總干》 宋·岳珂

    人言春游無不好,一日宴客三日飽。
    翁言此語特未定,一日宴客三日病。
    人生所原筋力強,問花訪柳同壺觴。
    老夫豈無少年狂,胡為兀兀坐一床。

    86 《新市雜詠十首》 宋·華岳

    恰把青荷插髻鴉,嗔人偷眼過窗紗。
    一盤珠翠俱拋擲,卻向村頭摘杏花。

    87 《馬上口占》 宋·趙汝鐩

    平林涂煙山擎日,晚征漠漠客愁集。
    浮生隙駒忙裹過,虛名塞馬眼前失。
    古來戰場莫回首,一成一改骨俱朽。
    柳岸人家搖酒簾,不妨小停春風鞭。

    88 《焦溪茶》 宋·劉黻

    上猶石硙天下無,霏霏吐出焦溪腴。
    龜泉二湛康廬如,瓦鼎才跳魚眼珠。
    顧我常苦收腸枯,一汲河潤九里余。
    山精木怪不作魔,澆過秦論風生裾。

    89 《六十五春寒吟七首》 宋·方回

    病骨春寒欠酒澆,關山滿眼雁程遙。
    有人恨過江淹賦,何處魂堪宋玉招。
    六十五翁來日短,百千萬事迅風瓢。
    平生知己驚俱盡,一影窮山伴寂寥。

    90 《贈筆工楊日新》 宋·方回

    黃鐘九寸裁為律,六呂六律相配匹。
    嶰谷參差十二筒,猗管城子從此出。
    上古蒼頡初制字,后人蒙恬始造筆。
    吳云不律燕云弗,韻書又以律為聿。

    91 《贈壽昌墨客葉實甫》 宋·方回

    古人削竹以為筆,木板為方竹為策。
    其字科斗或鳥跡,或篆或籀煤傅漆。
    未有今人所謂墨,晉發汲冢尚可識。
    地中間獲鐘鼎刻,文為之具未為極。

    92 《觀音大士贊》 宋·釋宗杲

    過去正法明,現前觀自在。
    眼觀諸音聲,耳聽眾妙色。
    二義俱寂滅,誰受此說者。
    是說亦寂滅,誰為此說者。

    93 《行坦上人》 宋·釋祖欽

    細行循循,大道坦坦。
    得處至要,用處至簡。
    從上一千七百人,七縱八橫,大機大用。
    肩上無過擔片橫版,頂門只具一只正眼。
    譬如斬一握絲,一斬俱斬,一切盡斬。

    94 《題潘少白詩》 宋·舒岳祥

    海颶既過天泬寥,瓦檠弄焰靜自搖。
    特山吟稿適在案,讀罷不知山月高。
    早從唐體入圓妥,更向派家事掀簸。
    盡囊六卷要我刪,子自得之何秘我。

    95 《和沈子美梅詩》 宋·王洋

    一氣如權衡,俯仰在緹室。
    鼓行橐籥間,草木俱應律。
    物物各有長,輩行皆屈膝。
    誰能長百花,寒梅最先密。

    96 《欲入修門未果且留妙山逆旅書所見呈富陽大夫》 宋·曾豐

    詩肩重與轂塵摩,旁縣孤村邀我過。
    晏晝江山開調遠,晴宵星月照臨多。
    眼為幻使不由我,心與空俱無復它。
    百里一輪大圓鏡,發奩開幭鑒如何。

    97 《贈姚季安》 宋·曾豐

    七年三度奉從容,今見吾驚大不同。
    云霧蟠胸蒸疾雨,雷霆挾筆駕長風。
    懸知文與意俱到,政要眼隨心并空。
    度嶺重參過庭學,歸歟容更驗新功。

    * 關于過眼俱的詩詞 描寫過眼俱的詩詞 帶有過眼俱的詩詞 包含過眼俱的古詩詞(9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