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過墻的詩詞(730首)

    641 《又省闈鎖宿十月三日夜月獨酌》 宋·程公許

    兩月重來月又圓,寺鐘驚夢五更殘。
    此情誰遣啼雅覺,飛過東墻代訴寒。

    642 《借寓楊和王府秀芳空屋寬靜爽潔意甚樂之》 宋·程公許

    紅塵難得安棲處,借屋三間委巷深,地僻喜無車馬過,官間不廢編去尋。
    傍墻幸有數竿竹,護筍看成滿院陰。
    須信朝大為大隱,心無事累即山林。

    643 《送劉時可縣丞奉母游岷山》 宋·程公許

    西爽抗層霄,南墻回見招。
    乘春扶鶴馭,披霧過龍橋。
    香火祈親壽,煙霞遠俗囂。
    歸來索吟稿,起我意逍遙。

    644 《行黑水谷三十里以耳目聞見有賦》 宋·程公許

    自過三泉境,紆回谷道中。
    居民雖漸復,生理頓成空。
    敗屋翳蒿逕,頹墻荒棘叢。
    稻田多宿莽,麥隴間鋪葺。

    645 《擬九頌·平舟》 宋·程公許

    滄海兮渺瀰,杳莫見兮津涯。
    愕風濤兮項洞,問靈皇兮何之。
    天蒼蒼兮天色,水混混相接。
    何人世間心兮過險,陡平陸兮震懾。

    646 《病虎行》 宋·岳珂

    長風吹谷白日暗,曠野人稀云黯澹。
    狐貍嘯舞豺狼嗥,病虎妥尾行蓬蒿。
    天寒泉凍山骨高,皮枯髀癢霜爪搔。
    紛紛晴雪爮落毛,垂頭帖耳身腥臊。

    647 《金陵雜興二百首》 宋·蘇泂

    杏堂繚繞過梅堂,小竹高松映苑墻。
    白雪飛殘紅霧密,乘輿不到卻凄涼。

    648 《熱》 宋·蘇泂

    夏云端的似奇峰,忽作頹墻四面紅。
    坐想微風過荷葉,夢成疏雨滴梧桐。
    浮家何計來波上,舉扇無因出焙中。
    三十馀年吟冷語,今年吟到水晶宮。

    649 《和希夷木犀韻》 宋·王柏

    秋來望月如水犀,忽有香風鼻觀吹。
    遍尋不得見花面,若得見花敢輕賤。
    徐徐步轉墻角來,草色芊芊一徑開。
    儼然嘉樹奠南服,環佩鏘鏘萬圭綠。

    650 《題效奇》 宋·王柏

    未識效奇處,得於詩卷間。
    屋邊環翠竹,窗外即青山。
    月向女墻過,煙凝老樹閑。
    不緣心匠巧,何以發天慳。

    651 《西湖竹閣寺》 宋·周弼

    精舍蕭疏近水涼,分明一徑綠沉槍。
    就移山近湖皆隱,放出樓高寺倒藏。
    春透露梢齊曲檻,曉翻風籜過修墻。
    長堤花盡人稀少,來聽蟬聲伴夕陽。

    652 《櫻桃花》 宋·周弼

    櫻桃未開花繞枝,櫻桃已開紅滿溪。
    花開幾朝今始見,人折人攀那得知。
    黃鸝飛來問誰主,對面相看隔墻語。
    今日鎖魂事可明,昨夜東風過云雨。

    653 《湘東苑》 宋·周弼

    湘東王好開芳甸,亭臺環繞朱欄遍。
    就中應教誰最多,庾信江淹日歡宴。
    七十里圍高木柵,花柳燒殘少顏色。
    取次華林建鄴邊,奚不移歸帝王宅。

    654 《衡陽道間》 宋·李曾伯

    滿林松竹翠交加,路過衡陽得幾家。
    門傍粉墻人寂寂,一陂春水數株花。

    655 《小亭閑止》 宋·李曾伯

    草草家林適,時時步屐過。
    跨流通略彴,枕岸擬{牧去攵加羊}牱。
    墻外千竿竹,亭陰數畝荷。
    年豐遂閑止,老境足婆娑。

    656 《春日雜興》 宋·方岳

    漁翁樵叟自行藏,裹飯過從樂未央。
    撲滿自緣錢作崇,鴟夷聊以酒為鄉。
    老來愿棄人間世,病去欲荒墻下桑。
    黃犢不嫌人日雨,村村犁曉綠微茫。

    657 《用葉司理韻簡趙尉》 宋·方岳

    灞橋曾系雪中鞍,本自無愁可得寬。
    山雨吹燈留客醉,官梅隔屋挾詩寒。
    月明烏鵲占佳晤,莼老鈣魚夢故關。
    住近短墻通草徑。
    卻須時一過方干。

    658 《題王尉半竹》 宋·方岳

    吾始過西齋,破於玉川屋。
    中有山澤癯,雪燈共夜讀。
    秋聲入雨聽,手攜墻下竹。
    攜鋤斸荒苔,寧甘食無肉。

    659 《寄至能》 宋·方岳

    江上歸來即定巢,墻陰野竹破新梢。
    有人問字時相過,無事觀書手自抄。
    世熊十年多客夢,月明千里少朋交。
    茅齋亦有秋崖藁,留與青山作解嘲。

    660 《和新篁韻》 宋·衛宗武

    竹君清絕潤於玉,譜牒出自淇之澳。
    移根分種置吾廬,才隔樊墻即家塾。
    塾之所有無非書,師友摛文剪其蕪。
    此君兒郎趣亦雅,駢頭相過紛鋪舒。

    * 關于過墻的詩詞 描寫過墻的詩詞 帶有過墻的詩詞 包含過墻的古詩詞(73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