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送客過林扃,先識穿云拄杖聲。內苑深居無一念,東堂久闊尚余情。且欣能善將軍飯,未怪頻翻吏部羹。小住家風殊不惡,一江明月看潮生。
何處登臨散郁陶,草堂依約在東郊。籠中凡鳥迎新網,天外冥鴻委舊巢。山色蘢蔥煇彩旆,田歌嘔軋雜鳴鐃。青編雖有知音絕,可是無人學解嘲。
欹帆側柂嶺邊歸,重過東坡叩竹扉。床坐凝塵風自掃,江山無主燕空飛。門前桃李添新逕,井畔梧桐長舊圍。好在江南王釣叟,為君時復曬漁衣。
花日金相照,條風翠競翻。誰言羞晚艷,自喜勝孤根。客土深培力,家人一溉恩。秋香真好在,未易負清樽。
知子廊廟器,誅茅楚江邊。緬懷靖節意,心遠地自偏。綠發走關塞,蹭蹬成華顛。老益抱孤操,冥鴻正翩翩。
平生乖崖公,及此拜仿像。凜然風埃外,余子避英爽。憶公昔正色,抗掄指邪枉。念當絕其根,所畏日滋長。
入門認溪碧,循流識深源。念我昔此來,及今七寒暄。人事幾更變,寒花故猶存。堂堂武夷翁,道義世所尊。
禪月定中觀妙相,神奇古怪乃如斯。起來援筆一揮掃,驚殺人間老畫師。
水旱無憂不用祈,只祈心事莫相違。我今衰老渾如許,惟仗神通放取歸。
三十年前此宦游,經從偶得駐扁舟。回頭歲月如駒隙,到眼風煙獨虎丘。無復故人論舊事,卻因陳跡惹新愁。此生未必能重到,且為斯堂更少留。
向來茅屋半驚湍,嘆息流亡久未還。已覺重行非故道,只應無恙是青山。旋藍偃岳元常事,深谷為陵亦等閒。衲被蒙頭都莫問,未當居士一分頑。
此邦旱暵已連年,民亦何磋欲籲天。鳩拙林間時自喚,龍慵潭底敢安眠。忽看注雨如車軸,便覺流泉滿稻田。我亦駕言隨霹靂,一瓢傾倒馬鞍前。
云氣四菡雷蓄怒,山雨一來風借助。抱頭乳燕竄低檐,噤口黃鸝在深樹。竹圍萬槊齊驚呼,老松不動如亞夫。何人筆端帶三昧,畫作竹堂風雨圖。
漣川川上一書堂,岸缺籬崩徑亦荒。問訊主人空日日,自憐求友亦皇皇。豈期雪后能相過,不憚風前往送將。隴菜半蕪梅摘索,未妨小立更尋香。
問學知君有所從,未聞論事劇談鋒。滔滔元自濫觴水,凜凜定期寒歲松。不負師承經子厚,共于人物惜元龍。漣山川上書堂路,寧復斯人舊履蹤。
一聞茅屋數株梅,三徑頻成為我開。剩有游蜂能掠蕊,寂無饑雀下行苔。長吟共惜頻驚落,久坐何妨晚始回。為語清風莫輕掃,明朝更欲杖藜來。
冬筍與霜堇,孝可使之生。老槐與枯荊,義可使之榮。蕓蕓天壤閒,何物非吾誠。根心貫芽卉,影響於形聲。
手葺溪堂旋補茅,好山帶郭轉林梢。與君共有吟詩癡,月下柴門下厭敲。
手挽溪風滿草堂,喜逢小舸系籬旁。尋源波底出山影,亂眼鴉群翻夕陽。蒼翠穿橋靈境換,星辰垂野斷魂涼。偷閑遺世無人覺,微起鐘聲認道場。
謫來誰作久長居,便擬明朝歸舊廬。誦遍離騷情不已,讀殘鵩賦恨如初。斯翁直是憂黎庶,到處仍看似里閭。父老無人堪問訊,黃昏立馬轉躊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