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丈當年貯臥龍,笑談曾記一尊同。幅巾已起草廬在,寂寞溪山空晚風。
里胥不踏桑麻路,桴鼓長閑花柳村。都在邦君和氣里,賣刀買特長兒孫。
前時勸君出東郊,父老歡呼望羽旄。甘雨便隨車馬到,眼看沾足遍蓬蒿。
清坐鈴齋公事稀,春來風日更遲遲。胸中水鏡渠自避,卻笑缿筒徒徒爾為。
蜀江東下接襄江,總是當年蔽芾棠。此地回旋莫嫌窄,且教春色滿三湘。
公今臥護足從容,豈有扁舟欲便東。少待政成歸帝所,此邦還在化鈞中。
湘民清曉壽邦君,下客慚無句語新。敢述老農歌誦意,一觴持上太夫人。
入門認溪碧,循流識深源。念我昔此來,及今七寒暄。人事幾更變,寒花故猶存。堂堂武夷翁,道義世所尊。
瓦冷云埋殿,燈長黑暗沙。藥靈閒草木,蔓走古龍蛇。石佛隨山老,松梯轉路賒。門前溪水淺,無處問仙家。
由來南巷獨甘貧,季老徒夸眼有神。未暇相煩展高棟,方圖種德效前人。
一區懸磬已偷安,常念風波世路艱。若謂他時庇寒士,會須令我作千間。
手遮西日到閒山,忽得昏鴉斂翅間。未暇拈香參佛祖,且須襆被扣祥關。月林散影參差靜,風磬傳音窈渺疎。擬買一廛通水竹,杖藜他日寄閒頑。
林梢斜月墮金盆,接影蒼茫日霧翻。欲倚小欄收遁景,試憑長嘯卷遐昏。寒山濯濯空堆皺,野水瀰瀰不待源。莫道此亭觀覽富,未如賓日上天門。
每惜南冠懶讀書,欣逢之子富三余。文章戶牖雖頻闖,師友源充或未疏。底事個中紛侘傺,坐教淫末費驅除。昭昭奄作冥冥去,悼爾能無一束芻。
鋸屑霏談涉往今,濡毫灑紙掞詞林。聽歌鹿野三章后,帳下龍門九曲深。十口西疇貧縈莫,一官南選晚侵尋。早知大易無思慮,應悔生前未洗心。
漣川川上一書堂,岸缺籬崩徑亦荒。問訊主人空日日,自憐求友亦皇皇。豈期雪后能相過,不憚風前往送將。隴菜半蕪梅摘索,未妨小立更尋香。
問學知君有所從,未聞論事劇談鋒。滔滔元自濫觴水,凜凜定期寒歲松。不負師承經子厚,共于人物惜元龍。漣山川上書堂路,寧復斯人舊履蹤。
洞庭厥大九州間,此地吞潴未覺慳。一抹遠青為四望,亦云仿佛似君山。
見井渴已止,投林心更欣。行方觸炎熱,坐覺遠塵紛。誰滿鵷鷺集,子猶麋鹿群。融州在何處,壁字帶巖云。
不見融州使,無從可寄書。仙巖忽逢字,驛騎想非疏。室近宜人桂,官勝沖尹驢。江南熱猶劇,嶺外比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