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遷卻的詩詞(176首)

    121 《奉答原甫見過寵示之作》 宋·歐陽修

    不作流水聲,行將二十年。
    吾生少賤足憂患,憶昔有罪初南遷。
    飛帆洞庭入白浪,墮淚三峽聽流泉。
    援琴寫得入此曲,聊以自慰窮山間。

    122 《望州坡》 宋·歐陽修

    聞說夷陵人為愁,共言遷客不堪游。
    崎嶇幾日山行倦,卻喜坡頭見峽州。

    123 《鵲橋仙 乙未三月,冠氏紫微觀桃符上,開花》 元·元好問

    亦當卻一春耶,因取此意作此以自喻云槐根夢覺,瓜田歲暮,白發新來無數。
    長安遷客望朱崖,未喚得、煙霄失路。
    西州芍藥,南州瓊樹,香滿云窗月戶。
    蒺藜沙上野花開,也算卻

    124 《福壽千春/自度曲》 宋·無名氏

    柳暗三眠,蓂翻七莢,稟昴蕭生時葉。
    信道鳳毛池上種,卻勝河東鸑鷟。
    篤志典墳,經旨素得歐陽學。
    妙文章,赴飛黃,姓名即登雁塔。

    125 《二十一日同韓持國陳和叔騏驥院遇雪往李廷老》 宋·梅堯臣

    雪游如梨園,風撼梨花落。
    驊騮驤首時,杳杳聞天樂。
    樓觀何參差,仙居倚寥廓。
    群朋思飲酒,飲舉北斗杓。

    126 《題黃大癡天池石壁圖》 明·高啟

    黃大癡,滑稽玩世人不知。
    疑似阿母傍,再謫偷桃兒。
    平生好飲復好畫,醉后灑墨秋淋漓。
    嘗為弟子李少翁,貌得華山絕頂之天池。

    127 《酬種放徵君一百韻》 宋·王禹偁

    太歲在辛卯,九月萬木落。
    是時太陰虧,占云臣道剝。
    王生出紫微,譴逐走商洛。
    扶親又抱子,迤邐過京索。

    128 《讀漢文紀》 宋·王禹偁

    西漢十二帝,孝文最稱賢。
    百金惜人力,露臺草芊眠。
    千里卻駿骨,鷥旗影遷延。
    上林慎夫人,衣短無花鈿。

    129 《竹溪直院盛稱起予草堂詩之善暇日覽之多有可》 宋·劉克莊

    汲汲懷人夢,皇皇救世功。
    有心哉魯叟,所見者周公。
    政績簡編在,精神寤寐通。
    宛如尚為左,忘卻已遷東。
    鳳去經綸遠,麟來筆削終。
    空令千載下,跪奠兩楹中。

    130 《病后訪梅九絕》 宋·劉克莊

    夢得因桃數左遷,長源為柳懺當權。
    幸然不識桃并柳,卻被梅花累十年。

    131 《□□□□次竹溪韻》 宋·劉克莊

    □□□□□□□,拂塵猶認壁間題。
    于何林叟自拾□,卻遣□□□□□。
    白也新詩追鮑庾,遷之自敘本重黎。
    不知□□□□□,□在牛欄更向西。

    132 《西岡僦居》 宋·文同

    出官在秦蜀,始末凡十年。
    所治得公宇,靡不完且堅。
    中堂與挾廊,角翼相鉤聯。
    領屬僅十口,出處皆安便。

    133 《夏日閑書墨君堂壁二首》 宋·文同

    先人有敝廬,涪水之東邊。
    我罷漢中守,歸此聊息焉。
    是時五六月,赤日烘遙天。
    山川盡糝燥,草木皆焦燃。

    134 《謹次十七叔去鄭詩韻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詠》 宋·陳與義

    鏡中無復故人憐,卻愧謀生后計然。
    叔夜本非堪作吏,元龍今悔不求田。
    懷親更值薪如桂,作客重看栗過拳。
    萬事巧違高枕臥,憂來一夕費三遷。

    135 《自漁梁驛至衢州大雪有懷》 宋·蔡襄

    大雪迷空野,征人尚遠行。
    乾坤初一色,晝夜忽通明。
    有物皆遷白,無塵頓覺清。
    只看流水在,卻喜亂山平。

    136 《耕園驛》 宋·蔡襄

    使軺迢遞到天涯,候館遷延感歲華。
    白發卻攀臨砌樹,青條猶放過墻花。
    悲來唯見金城柳,醉后曾乘海客槎。
    欲問昔游無處所,晚煙生水日沈沙。

    137 《寄懷八弟三首》 宋·晁補之

    揚州全盛吾能說,鴨腳瓊花五百年。
    忽見山光好詩軸,卻思淮浦舊漁船。
    柴荊故俗真虛老,松菊幽齋已重遷。
    便作扶藜望衡霍,清秋隨分有風煙。

    138 《郊居與八弟無斁讀書》 宋·晁補之

    坐狂得世捐,作官故不了。
    十年未弛負,半世不黔灶。
    居然顏玉雪,及是鬢蓬葆。
    碧山已焚魚,白水初種稻。

    139 《出都寄二蘇》 宋·毛滂

    近年好語開蹙額,廊廟主人還稷契。
    諸葛亮公彙進民所懷,械必提之右乃挈。
    善隨類舉皆可觀,

    140 《學士院端午貼子二十七首 太皇太后閣六首》 宋·蘇轍

    決獄初迎雨,開倉旋嚷。
    青黃今接夏,饑疫免憂春。
    簾密風時度,宮深日倍長。
    纻羅隨節賜,黍麥趁新嘗。

    * 關于遷卻的詩詞 描寫遷卻的詩詞 帶有遷卻的詩詞 包含遷卻的古詩詞(17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