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達達的詩詞(467首)

    241 《試院中懷公達》 宋·鄭獬

    黃衫自掌貢闈瑣,強刷塵心酒一杯。
    天上謫仙如見憶,可能騎取老鯨來。

    242 《謝三門提舉輦運宋叔達郎中寄古碑雜言》 宋·強至

    長安古名都,漢唐以來帝王宅。
    當時高冠大帶接跡公卿間,聲名大半文章伯。
    能書萬變軼出意象外,那局體法就常格。
    杰詞精翰在處勒琬琰,從此關西富碑石。

    243 《依韻和達守徐郎中見寄》 宋·強至

    饒鼓鳴船送出都,中間不奉一行書。
    荷公恩禮無時薄,接物襟懷似舊虛。
    久別近參元帥幕,相逢屢枉使君車。
    詩筒自附西為驛,那要煙波雙鯉魚。

    244 《依韻和達夫泛湖之作》 宋·強至

    雨氣隨云卻上天,山頭已掃欲晴煙。
    柳條不盡空圍岸,荷葉猶新未礙船。
    時序百年催樂事,乾坤一笑入詩篇。
    主人著姓平原后,莫惜金樽醉綺筵。

    245 《送楊子達入國學》 宋·吳泳

    鸞鳳久束咮,賢關時一鳴。
    子今觀上國,志豈為浮名。
    母線絲絲直,爺詩字字情。
    別情非所惜,回看錦衣榮。

    246 《送蘇伯達之官西安七首》 宋·李廌

    好去西安蘇縣丞,千年求友近嚴陵。
    江山如彼君如此,正似玉壺寒露冰。

    247 《送蘇伯達之官西安七首》 宋·李廌

    湖山主人玉堂客,爾來華發故應多。
    安石雖云江海士,元元蒼生將奈何。

    248 《送蘇伯達之官西安七首》 宋·李廌

    苦憶君家兩惠連,樓居應作水中仙。
    靜看河畔青青草,應有池塘春夢篇。

    249 《送蘇伯達之官西安七首》 宋·李廌

    問訊東海秦釣客,爾來聞已霸風騷。
    緡明餌香我知愧,愧爾一鉤連六鰲。

    250 《送蘇伯達之官西安七首》 宋·李廌

    寄語松陵與太湖,煙波風月爾何如。
    故時景物應如昔,復有當年張翰無。

    251 《送蘇伯達之官西安七首》 宋·李廌

    橫江一葦聽潮來,江月飛霜落酒杯。
    寄語錢唐江上月,可憐寂寞照潮回。

    252 《送蘇伯達之官西安七首》 宋·李廌

    千里隋堤榆柳風,輕花薄莢正冥蒙。
    離情解逐仙舟去,欲過三江震澤東。

    253 《過具茨諸山始達嵩少》 宋·李廌

    初踰千峰時,千峰各呈秀。
    抵茲嵩高前,始覺眾山陋。
    恃此一柱力,天地敢分剖。
    四維既張弛,穹壤托高厚。

    254 《范達夫硯》 宋·鄭剛中

    范郎紫玉馀半圭,翻手作云雨雹隨。
    龍蛇起陸孔翟飛,云收雨霽千首詩。

    255 《和茅山張達道二首》 宋·曹勛

    茅岫藏清隱,詩仙秀格春。
    道真淵有妙,素守峻能循。
    鶴舉秋聲遠,詩成句法新。
    遙知游詠樂,下筆更如神。

    256 《和茅山張達道二首》 宋·曹勛

    好笑曹功顯,山林過幾春。
    世緣猶積壓,塵綱復因循。
    踵息綿如在,顛毛雪更新。
    歲華行八十,泉石正馳神。

    257 《和張達道先生三首》 宋·曹勛

    杖屨從風入帝關,坐令爽氣滿西山。
    身隨清蹕云煙上,心在華陽晻靄間。

    258 《和張達道先生三首》 宋·曹勛

    先生道價徹云空,凜凜撐天玉一峰。
    我亦何知求至理,頗如纖筵扣洪鐘。

    259 《和張達道先生三首》 宋·曹勛

    寒暑今應不見侵,聊將內事付清吟。
    不妨帝澤駢蕃處,燕坐山房花木深。

    260 《和楚守于伯達》 宋·曹勛

    平生聞說于門貴,遠業傳家見此賢。
    妙譽逐風來不竟,美才制錦諒隨緣。
    一言悟主君須得,百巧成窮我可憐。
    坐想臨平山下路,小舟如葉月如川。

    * 關于達達的詩詞 描寫達達的詩詞 帶有達達的詩詞 包含達達的古詩詞(46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