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邊者的詩詞(764首)

    521 《快活歌二首》 宋·白玉蟾

    誠哉一得即永得。
    大都要藉周天火,十月圣胎方始圓。
    雖結丹頭終耗失,

    522 《覺非居士東菴甚奇觀玉蟾曾游其間醉吟一篇》 宋·白玉蟾

    一甌之閩古無諸,山奇水透真畫圖。
    霍童山在閩之隅,天下第一神仙都。
    神仙渺茫不可見,桑田滄海幾遷變。
    三山崒嵂青至今,堪嗟山下人如燕。

    523 《心竟恁地歌》 宋·白玉蟾

    我生不信有神仙,亦不知有大羅天。
    那堪見人說蓬萊,掩面卻笑渠風顛。
    七返還丹多不實,往往將謂人虛傳。
    世傳神仙能飛升,又道不死延萬年。

    524 《道過成蹊菴偶成舊風一篇》 宋·白玉蟾

    笑把青藜出武夷,不辭千里記幽奇。
    吐吞風月一壺酒,拈弄溪山萬首詩。
    道過星河駭雙目,萬灶清煙纏華屋。
    老巖峭拔森翠屏,大江東去流蒼玉。

    525 《贈郭承務蘆雁》 宋·白玉蟾

    畫士郭熙畫之冠,郭熙去后名未斷。
    其裔復有郭萬里,胸中丹青飽無限。
    為誰作此蘆雁圖,杰出南齊宇文煥。
    煙水瀟瀟風捲蘆,沙邊鴻雁暮相呼。

    526 《送任山歸河東》 宋·蔡襄

    風俗憂思深,在昔言汾絳。
    之人隱其間,白首甘陋巷。
    畢力事詩書,豈特專記誦。
    編年作通記,起周迄炎宋。

    527 《題譙國評事壁》 宋·蔡襄

    長岡隆雄來北邊,勢到合下方回旋。
    三世白士猶醉眠,山翁作善天應憐。
    如彼發源今流泉,子孫何數鷹馬然。
    有起家者出其間,愿翁壽考無窮年。

    528 《送安思正之蜀》 宋·蔡襄

    賤者易屈志,少年多直情。
    子獨修節行,愛護如目精。
    辛勤走銓省,歷歲才點名。
    舍居在窮巷,門戶面西城。

    529 《送許寺丞知古田縣》 宋·蔡襄

    大雪擁都門,子行亦良苦。
    予貧乏觴豆,子車誰為祖。
    少止聽我言,於子不無補。
    于今方用兵,連年戍羌虜。

    530 《代書寄程正叔》 宋·邵雍

    嚴親出守劍門西,色養歡深世表儀。
    唐相規模今歷歷,蜀氏遨樂舊熙熙。
    海棠洲畔停橈處,金雁橋邊立馬時。
    料得預憂天下計,不忘君者更為誰。

    531 《小車六言吟》 宋·邵雍

    昔人乘車是常,今見乘車倉皇。
    既有前車戒慎,豈無覆轍克莊。
    將出必用茶飲,欲登先須道裝。
    軫邊更掛詩帙,轅畔仍懸酒缸。

    532 《共城十吟·其二曰春郊閑步》 宋·邵雍

    病起復驚春,攜筇看野新。
    水邊逢釣者,垅上見耕人。
    訪彼形容苦,酬予家業貧。
    自慚功濟力,未得遂生民。

    533 《室吟》 宋·邵雍

    一室可容身,四時長有春。
    何嘗無美酒,未始絕佳賓。
    洞里賞花者,天邊泛月人。
    相逢應有語,笑我太因循。

    534 《講古文聯句》 唐·皎然

    帝出于震,文明始敷。
    --潘述
    山岳降氣,龜龍負圖。
    --裴濟

    535 《御街行》 宋·晁補之

    雙闕齊紫清,馳道直如線。
    煌煌塵內客,相逢不相見。
    上有高槐枝,下有清漣漪。
    朱欄夾兩邊,貴者中道馳。

    536 《贈段萬頃》 宋·晁補之

    美人窈窕家南國,可與副笄親黍稷。
    平生寂莫鳳將雛,慚愧木桃猶報璧。
    石城三槳為誰催,萬里清江凌不測。
    王門酒肉傲勝詭,豈有鄒陽仍下客。

    537 《送呂承奉至山從呂龍圖晉伯辟秦州機宜》 宋·晁補之

    去日劇奔驥,新交非曩圖。
    憐君事業長,蔚若頤生須。
    表東海者誰,君世有顯儒。
    端委論百揆,鞭弭雄千夫。

    538 《林進士數見過又遺一詩輒以奉報》 宋·毛滂

    夫子胡為者,行吟頗自奇。
    少年應苦學,今日定何之。
    天地空羸馬,肝腸飽舊詩。
    江邊餬口掾,風雨共凄凄。

    539 《李白於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一首十二月初》 宋·毛滂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醉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秋風吹雁渡汾水,斜陽隨客下西樓。
    苑邊麒麟守白骨,半夜安能保明發。
    小蠻為酌流霞春,醉倚梅花滿懷月。

    540 《和李誠之待制燕別西湖〈并敘〉》 宋·蘇轍

    熙寧六年九月,天章閣待制李公,自登州來守此邦。
    愛其山川泉石之勝,怡然有久留之意。
    此邦之人,安公之惠,亦欲公之久于此也。
    然自其始至,而民知其方將復用,懼其不能久矣。

    * 關于邊者的詩詞 描寫邊者的詩詞 帶有邊者的詩詞 包含邊者的古詩詞(76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