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邊引的詩詞(441首)
282
《覆舟山臨望》 明·顧源
覆舟山頭霽景明,長松落落厓石平。
回巒秀嶺低復昂,傳聞此地為臺城。
南望建章宮,佳氣何郁蔥。
秦淮樹中流,遙與宮門通。
283
《鄆州行寄友人》 明·歸有光
去年河溢徐房間,至今填閼之土高屋顛。
齊魯千里何蕭然,流冗紛紛滿道邊。
牽挽小車載家具,穴地野燒留處處。
丈夫好女乞丐不羞恥,五歲小兒皆能嫻跪起。
284
《孔雀圖》 明·胡儼
有鳥有鳥名孔雀,文彩光華動揮霍。
修頸昂昂翠羽翹,大尾斑斑金錯落。
由來麗質產南方,丹山碧水多翱翔。
芭蕉花開風正軟,桄榔葉暗日初長。
285
《袁抑之黃門防秋師還》 明·皇甫沖
秋風瑟瑟吹旌竿,廷臣護軍西出關。
滿飲卮酒謝知己,擒戎只在笑談間。
憶昔胡馬遼陽入,長屯短戍無完壁。
烽火夜照蓬萊宮,黎民半死長安陌。
286
《詠柳》 明·康彥登
照影盈盈拂自垂,受風縷縷弱還吹。
關山笛里《思歸引》,灞水橋邊恨別枝。
翠黛莫因春去損,纖腰乍向月明移。
可憐空傍章臺老,欲惜凋零更有誰。
287
《周原幽居》 明·李禎
山色蛾眉秀,江流燕尾分。
亂蟬吟落日,獨鶴引歸云。
黃葉溪邊樹,青簾雨外村。
興來留客坐,隨意倒芳尊。
289
《吳興唐子華畫云山小景圖》 明·宋訥
君不見夏圭昔寫漁村春霧時,江山半入無聲詩。
又不見馬麟昔作關山秋色圖,千里風煙來座隅。
夏圭馬麟去已遠,一入九原呼不返。
祇今畫者亂如麻,吳興近數唐子華。
290
《關山月》 明·王懌
漢月孤生瀚海頭,迥臨荒野照邊州。
光殘金柝聲中曉,暈滿雕弓影外秋。
漠北征人齊倚劍,城南思婦獨登樓。
那堪今夜關山月,況有胡笳引淚流。
291
《賦得深閨秋織》 明·徐勃
深閨秋色早,中婦倚流黃。
寒杼傳聲切,殘絲結縷長。
壁間聞促織,錦上見鴛鴦。
斷綆金刀疾,拋梭玉釧忙。
292
《梅花落》 明·張之象
玉樹飛花早,金閨引恨長。
雪明難見影,風急易聞香。
舞處飄羅袖,歌邊繞畫梁。
歲華憔悴盡,魂夢憶遼陽。
293
《安州老人食蜜歌》 宋·蘇軾
安州老人心似鐵,老人心肝小兒舌。
不食五谷惟食蜜,笑指蜜蜂作檀越。
蜜中有詩人不知,千花百草爭含姿。
老人咀嚼時一吐,還引世間癡小兒。
294
《次韻酬宋妃六首》 宋·王安石
城中燈火照青春,遠引吾方避糾紛。
游衍水邊追野馬,嘯歌林下應山君。
愁尋徑草無求仲,喜對檐花有廣文。
邂逅一樽聊酩酊,聲名身後豈須聞。
295
《寄黃吉甫》 宋·王安石
學兼文武在吾曹,別後應看虎豹韜。
欲問廟堂誰鎮撫,尚傳邊塞敢驚騷。
旌旗急引飛黃下,烽火遙連太白高。
聞說荊人亦憔悴,家家還愿獻春醪。
298
《流觴亭并次韻二首》 宋·秦觀
縹緲云巒欲盡頭,灑然華構引飛流。
朱盤瀲灩開冰監,碧甃縈紆走玉虯。
毛骨漸驚超濁界,風煙驟覺變清秋。
更憐白足如霜句,可羨溪邊六逸游。
299
《秋興九首其五擬李白》 宋·秦觀
芙蓉露濃紅壓枝,幽禽感秋花畔啼。
玉人一去未回馬,梁邊燕子三見歸。
江頭白蘋老波底,尺書不來空相望。
斜吹疏雨濕秋江,霜風暗引芙蕖香,
300
《娥江野飲贈劉道士》 宋·陸游
春光盎盎催官柳,柳色黃如醆中酒。
橋邊微逕愜幽尋,世外高人共攜手。
參差茅舍出木末,隱映酒旗當浦口。
插花處處引村童,失道時時問耕叟。
客堪共醉百無一,事不諧心十常九。
日斜潮落不可留,孤舟欲上頻搔首。
* 關于邊引的詩詞 描寫邊引的詩詞 帶有邊引的詩詞 包含邊引的古詩詞(44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