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辯難的詩詞(97首)

    81 《古有採鞠茱萸篇而無一語及淵明長房舊事鞠茱》 宋·楊冠卿

    紅塵著腳雙鬢斑,折腰五斗真作難。
    巾車一去不復還,歸臥柴桑紫翠間。
    東籬悠然見南山,欲辯忘言心自閑。

    82 《張義立得古井以木為甃命曰亨泉而求余詩》 宋·魏了翁

    井居安其地,井通會其時。
    地維人所宅,時乃天這為。
    方冬群動息,水德潛清漪。
    而隨春木升,環頂活華滋,

    83 《明禋進戒詩》 宋·程公許

    於赫圓宰,視聽自民。
    惟圣能饗,非德莫親。
    乃眷炎宋,受命以仁。
    十月三葉,涵每毓春。

    84 《似法椿長老還住凈慈》 宋·陳著

    寺后山,青巑屼,忽如憔悴忽又開容顏。
    寺前灘,聲潺湲,忽然枯澀忽又起波瀾。

    85 《滿庭芳 離眾生示門人》 元·馬鈺

    盡說煙消,皆言火滅,觸來總起無名。
    不知不覺,怎得離眾生。
    道本易行易曉,奈心違、難曉難行。
    心魔障,未成大善,方寸不能靈。

    86 《聲聲慢·賢愚間異》 元·侯善淵

    賢愚間異,曲直叢林,清濁事急難分。
    多少無知,開口信意胡葷。
    ?*呼為斥*,把靈椿、喚作朝菌。
    便假饒,是隨何陸賈,辯正無門。

    87 《贈鄭海夫[朝宗]》 當代·錢鐘書

    清華昔共學,蹤跡竟相左。
    殆天故靳子,留慰今日我。
    譬如蔗有根,遲食頤愈朵。
    當時少年游,流離感尾瑣。

    88 《和龍圖王學士經涂洛邑見寄》 宋·宋庠

    謝病臺階別邃旒,更榮符鑰守司州。
    篋書已辯恩難報,臺禮雖頒政未修。
    潄石洛波鳴佩曉,插云嵩色紺屏秋。
    煩君麗句催登覽,欲便長隨麋鹿游。

    89 《縉云縣仙都山黃帝祠宇》 宋·王铚

    我渡溪山尋荒村,群峰勢若萬馬奔。
    酣酣春色雪初霽,靄靄野氣山猶昏。
    瓊樓金闕滌地盡,松柏半帶斤斧痕。
    要還清凈掃塵俗,一炬劫火安得焚。

    90 《督祖顯和章》 宋·章甫

    孫侯二尺短檠前,何啻頌詩三百篇。
    金鑾玉堂未歸去,聊結江湖山水緣。
    官閑不復弄朱墨,勝日過門無惡客。
    春風快馬紫游韁,花底黃鸝盡相識。

    91 《蔡琰歸漢圖》 宋·林景熙

    文姬別胡地,一騎輕南馳。
    傷哉賢王北,一騎挾二兒。
    二兒抱父啼,問母何所之。
    傍鞭屢回首,重會知無期。

    92 《舜待者以拙自處請語為警》 宋·釋紹曇

    大地人求巧,子獨全其拙。
    吃飯倒把匙,刺眼翻著襪。
    只知困守株,不愁飛辯月。
    天真未解分,混沌一團鐵。

    93 《生年》 宋·釋文珦

    生年已六十,所歷更萬端。
    富貴等浮云,變滅不足觀。
    身如冬嶺松,獨立守歲寒。
    心如古井水,到底無波瀾。
    吾道即古道,處今良獨難。
    是非不易辯,長嘆復長嘆。

    94 《自紀》 宋·釋文珦

    生無機巧姿,所貴唯實踐。
    探玄發盡霜,窮勝足重研。
    渡水識歸源,看云悟舒卷。
    寧教身不遭,頗謂首難俛。

    95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孤節老全,叢林歲寒。
    機用千變,時事百難。
    玉經火而愈潤,蓮秀水而常乾。
    牛頭之懶口掛壁,麈尾之辯舌翻瀾。
    觸事出礙兮虛空揮劍,眾影不黏兮明珠走盤。

    96 《三寶贊其二·法寶》 宋·釋重顯

    后得智生功德聚,大悲留演潤禽魚。
    貫花雖自科千品,標月還歸理一如。
    過量劫應期廣布,剎那心合未忘書。
    四衢道內拋紅焰,五欲波中綻白蕖。

    97 《暇日游逍遙臺睹南華塑像獨置一榻旁無侍衛前》 宋·蘇頌

    憶昔初讀南華篇,但愛閎辨如川源。
    沉酣漸得見真理,馳騖造化游胚渾。
    潛心四紀不知倦,間日講解時尋溫。
    其言無端極放肆,大抵順物尤連犿。

    * 關于辯難的詩詞 描寫辯難的詩詞 帶有辯難的詩詞 包含辯難的古詩詞(9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