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辭對的詩詞(634首)

    41 《雜曲歌辭·獨不見》 唐·王訓

    日晚宜春暮,風軟上林朝。
    對酒近初節,開樓蕩夜嬌。
    石橋通小澗,竹路上青霄。
    持底誰見許,長愁成細腰。

    42 《雜曲歌辭·夜寒吟》 唐·鮑溶

    九衢金吾夜行行,上宮玉漏遙分明。
    霜飆乘陰掃地起,旅鴻迷雪繞枕聲,遠人歸夢既不成。
    留家惜夜歡心發,

    43 《雜曲歌辭·定情篇》 唐·喬知之

    共君結新婚,歲寒心未卜。
    相與游春園,各隨情所逐。
    君念菖蒲花,妾感苦寒竹。
    菖花多艷姿,寒竹有貞葉。

    44 《雜曲歌辭·江上曲》 唐·李嘉祐

    江上澹澹芙蓉花,江口蛾眉獨浣紗。
    可憐應是陽臺女,坐對鸕鶿嬌不語。
    掩面羞看北地人,回首忽作空山雨。
    蒼梧秋色不堪論,千載依依帝子魂。
    君看峰上斑斑竹,盡是湘妃泣淚痕。

    45 《雜曲歌辭·昔昔鹽·垂柳覆金堤》 唐·趙嘏

    新年垂柳色,裊裊對空閨。
    不畏芳菲好,自緣離別啼。
    因風飄玉戶,向日映金堤。
    驛使何時度,還將贈隴西。

    46 《雜曲歌辭·昔昔鹽·長垂雙玉啼》 唐·趙嘏

    雙雙紅淚墮,度日暗中啼。
    雁出居延北,人猶遼海西。
    向燈垂玉枕,對月灑金閨。
    不惜羅衣濕,惟愁歸意迷。

    47 《雜曲歌辭·昔昔鹽·空梁落燕泥》 唐·趙嘏

    春至今朝燕,花時伴獨啼。
    飛斜珠箔隔,語近畫梁低。
    帷卷閑窺戶,床空暗落泥。
    誰能長對此,雙去復雙棲。

    48 《雜曲歌辭·入破第五》 唐·佚名

    千年一遇圣明朝,愿對君王舞細腰。
    乍可當熊任生死,誰能伴鳳上云霄。

    49 《雜曲歌辭·伊川歌第五》 唐·佚名

    桂殿江烏對,雕屏海燕重。
    只應多釀酒,醉罷樂高鐘。

    50 《雜曲歌辭·排遍第三》 唐·佚名

    坐對銀釭曉,停留玉箸痕。
    君門常不見,無處謝前恩。

    詠物寫花贊美

    51 《雜曲歌辭·楊下采桑》 唐·佚名

    飛絲惹綠塵,軟葉對孤輪。
    今朝入園去,物色強看人。

    52 《雜曲歌辭·劍南臣》 唐·佚名

    不分君恩斷,觀妝視鏡中。
    容華尚春日,嬌愛已秋風。
    枕席臨窗曉,屏帷對月空。
    年年后庭樹,芳悴在深宮。

    53 《雜曲歌辭·嘆疆場》 唐·佚名

    聞道行人至,妝梳對鏡臺。
    淚痕猶尚在,笑靨自然開。

    54 《雜曲歌辭·鎮西》 唐·佚名

    天邊物色更無春,只有羊群與馬群。
    誰家營里吹羌笛,哀怨教人不忍聞。
    歲去年來拜圣朝,更無山闕對溪橋。
    九門楊柳渾無半,猶自千條與萬條。

    55 《雜曲歌辭·回紇》 唐·佚名

    曾聞瀚海使難通,幽閨少婦罷裁縫。
    緬想邊庭征戰苦,誰能對鏡治愁容。
    久戍人將老,須臾變作白頭翁。

    56 《雜曲歌辭·鷓鴣詞》 唐·李涉

    湘江煙水深,沙岸隔楓林。
    何處鷓鴣飛,日斜斑竹陰。
    二女虛垂淚,三閭枉自沉。
    惟有鷓鴣鳥,獨傷行客心。

    57 《雜曲歌辭·楊柳枝》 唐·齊己

    鳳樓高映綠陰陰,凝碧多含雨露深。
    莫謂一枝柔軟力,幾曾牽破別離心。
    館娃宮畔響廊前,依托吳王養翠煙。
    劍去國亡臺榭毀,卻隨紅樹噪秋蟬。

    58 《雜曲歌辭·升平樂》 唐·薛能

    正氣繞宮樓,皇居信上游。
    遠岡延圣祚,平地載神州。
    會合皆重譯,潺湲近八流。
    中興豈假問,據此自千秋。

    抒情喜悅感慨

    59 《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正月》 唐·李賀

    上樓迎春新春歸,暗黃著柳宮漏遲。
    薄薄淡靄弄野姿,寒綠幽泥生短絲。
    錦床曉臥玉肌冷,露臉未開對朝暝。
    官街柳帶不堪折,早晚菖蒲勝綰結。

    60 《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十月》 唐·李賀

    玉壺銀箭稍難傾,釭花夜笑凝幽明。
    碎霜斜舞上羅幕,燭籠兩行照飛閣。
    珠帷怨臥不成眠,金鳳刺衣著體寒,長眉對月斗彎環。

    * 關于辭對的詩詞 描寫辭對的詩詞 帶有辭對的詩詞 包含辭對的古詩詞(63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