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轅堂的詩詞(78首)

    61 《送周守二首》 宋·趙蕃

    昔我移官皇恐灘,緘詩送公因阿連。
    轉頭梅事兩飄忽,我亦解秩當返轅。
    豈期邂逅客歸會,逢公政成朝日邊。
    可無一語道離闊,顧待別后空闌干。

    62 《將謁介庵以詩先之》 宋·趙蕃

    溪山故無盡,隨取隨以足。
    平生笑賀監,敕賜鏡湖曲。
    今代介庵老,未歸先筑屋。
    一區占何地,琵琶欣在目。

    63 《上高趙宰同叔遺以誠齋集……》 宋·岳珂

    古人忠與孝,不在工報恩。
    如水日夜東,豈必同一源。
    堂堂顏魯公,舐血來平原。
    鬼質不知何,幾作絕吭魂。

    64 《酌別張子元二首》 宋·李昴英

    去冬初去國,逆旅等順境。
    禍機眾危之,沙蜮伺人影。
    拂衣肯同歸,荒驛燈夜永。
    幸脫妖蟆口,黑月重磨鏡。

    65 《答林顓民》 宋·胡仲弓

    鏌铘如此甘埋光,猶向牖下尋筆床。
    轅駒局促不千里,堂堂七尺空爾長。

    66 《寄謝夾谷書隱先生四十四韻》 宋·何夢桂

    粵從太極分,大塊溟涬洩。
    人生於其間,三才位成列。
    人極茍不立,清寧將竭裂。
    厥初始斷鰲,萬古功卓絕。

    67 《黃西有以清江李侯書來袁見招不果就既去西有》 宋·趙文

    地僻谷自淳,此世有羲軒。
    行攜二三子,讀書秋樹根。
    不擬山水窟,忽枉君侯轓。
    攜持貴人意,仆口不憚煩。

    68 《題陳巽叔適軒》 宋·王炎

    消搖鵬鷃游,小大各有適。
    士墮躁欲中,束身就徽墨。
    桃溪有市隱,被褐懷拱璧。
    袖手閱世故,不變芻豢色。

    69 《滿江紅 不肖目疾,中承都運趙侯天章侯天章》 元·王惲


    昨晚又以樂府見示,疾讀數過,不覺有起予之嘆。
    復尋前盟,略酬二公風月溪堂,也曾是、東州行客。
    長記得、相逢一笑,*愁都雪。

    70 《上安撫高大卿五十韻》 宋·項安世

    酆宮夜夢朱輪蹄,曉占熊虎嬉磻溪。
    魚竿沒浪豹韜出,金印斗大封全齊。
    百年梁柱出公族,外間國子中高徯。
    敬仲子孫盡鸞鵠,太岳廩廩卑凡黎。

    71 《韓子師尚書致仕》 宋·張镃

    丈夫出處無兩岐,強自分別兒童癡。
    鹿門龐老不愿仕,名與諸葛爭驅馳。
    天子從臣豈易得,履聲已至黃金墀。
    堂堂文譽動宸極,奕世長策歸論思。

    72 《安樂窩示元德第二首》 宋·裘萬頃

    清泉出石竇,白云臥山窩。
    淋淫乍開霽,原野歡聲多。
    吾廬近西峰,其下林婆娑。
    解衣坐磐石,持竿釣清波。

    73 《寓樓小飲》 宋·方回

    六賢一道士,邂逅及吾門。
    藉甚西湖客,慚無北海樽。
    雪堂副團練,石鼎老軒轅。
    歌杜詩奇絕,誰能效許渾。

    74 《日長三十韻寄趙賓旸》 宋·方回

    栗里淵明徑,榿林子美堂。
    亂離容不死,窮乏果何傷。
    紅粒炊{左禾右山}飯,青苔煮菜湯。
    甲兵才偃息,城市轉荒涼。

    75 《暇日游逍遙臺睹南華塑像獨置一榻旁無侍衛前》 宋·蘇頌

    憶昔初讀南華篇,但愛閎辨如川源。
    沉酣漸得見真理,馳騖造化游胚渾。
    潛心四紀不知倦,間日講解時尋溫。
    其言無端極放肆,大抵順物尤連犿。

    76 《接伴北使至樂壽寄高陽安撫吳仲庶待制》 宋·蘇頌

    道路傳聞北守賢,就中清尚是河間。
    轅門臥鼓軍無警,幕府賡歌筆不間。
    只合論思居禁闥,豈宜留滯在邊關。
    寧容舊客升堂室,擬請新篇滿篋還。

    77 《送王機宜歸襄陽侍下一首》 宋·蘇籀

    乃公振旅來,河湟新奏捷。
    詩禮壯齋壇,荊州初妥帖。
    王郎賦緇衣,旦暮劇燕越。
    從容挽六鈞,邂逅記三篋。

    78 《送馬少卿自廣東漕易江西憲》 宋·曾豐

    湖南嶺南迎復送,車上馬上覺復夢。
    夜來夢入大江西,山見崆峒水章貢。
    身為使者似光華,眼厭視之徒倥傯。
    人貪公厭非矯情,外物皆輕吾道重。

    * 關于轅堂的詩詞 描寫轅堂的詩詞 帶有轅堂的詩詞 包含轅堂的古詩詞(7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