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輟棹的詩詞(54首)

    41 《飯石壁下逢僧附船還叫巖寺明石山如平臺曰赭》 宋·黎廷瑞

    晝飲石壁下,蒼蒼云樹寒。
    忽逢一僧來。
    欲趁扁舟還。
    云住叫巖寺,共看赭亭山。
    揮袂忽而起,絕磴躋復攀。
    揖我少輟棹,步涼同扣關。
    日落南風起,不知流下灘。

    42 《送阮殿丞之靜海》 唐·徐鉉

    聞子東征效遠官,行行春黯離魂。
    中途輟棹尋吳苑,西向登陸樓望海門。
    鵬舍曾嗟經歲謫,靈光空念巋然存。
    陵遷谷變今如此,為我停驂盡酒罇。

    43 《江上偶謁什上人》 宋·釋紹嵩

    在路日已久,此心誰與論。
    一言知具眼,萬里獨消魂。
    輟棹丹楓蒲,扶筇白水村。
    縱情猶未已,吟扣野僧門。

    44 《春夜夢游溪上如世傳桃源與梵僧仙子偶具蟠桃》 宋·釋文珦

    隨意作清游,唯與筇竹偶。
    徘徊望原田,宛轉赴林藪。
    隔溪更幽奇,欲往興彌厚。
    漁人自知心,涉我不待叩。

    45 《買舟至九里松游三天竺》 宋·喻良能

    解維凌皺玉,輟棹理孤筇。
    游遍三天竺,行窮九里松。
    泉聲依石細,山色共秋濃。
    佳處吾能識,幽巖倚秀峰。

    46 《三用喜雪韻呈同官諸丈不敢輟禁物之令也二首》 宋·吳潛

    光浮暗室不因虛,凍筆難呵且罷書。
    可是羞明宜夜后,何妨等伴到春初。
    累茵合念閭閻苦,返棹非於故舊疎。
    堪笑老禪功用狹,但能分食飼猨狙。

    47 《西征賦》 魏晉·潘安

    歲次玄枵,月旅蕤賓,丙丁統日,乙未御辰。
    潘子憑軾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嘆曰:古往今來,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氣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詠史寫景

    48 《念奴嬌(約友中秋游長橋,魏倅·邦式不預,作念奴嬌,和其韻)》 宋·朱敦儒

    素秋天氣,是登山臨水,昔人悲處。
    我遇清時無個事,好約鶯遷鴻翥。
    旋整蘭舟,多攜芳醞,笑里輕帆舉。
    松江纜月,望云飛棹延佇。

    49 《憶舊游》 宋·楊澤民

    念區區遠宦,帶月侵晨,燃燭中宵。
    有昔曾游遍,過三湘下浙,二水通瀟。
    小舟暫輟蘭棹,贏馬復鞭搖。
    但舊日雄圖,平生壯氣,往往潛消。

    羈旅抒懷感慨孤寂愁苦

    50 《閑情賦》 魏晉·陶淵明

    初,張衡作《定情賦》,蔡邕作《靜情賦》,檢逸辭而宗澹泊,始則蕩以思慮,而終歸閑正。
    將以抑流宕之邪心,諒有助于諷諫。
    綴文之士,奕代繼作;因并觸類,廣其辭義。
    余園閭多暇,復染翰為之;雖文妙不足,庶不謬作者之意乎。

    寫人美人

    51 《金陵相公赴鎮二首》 宋·宋祁

    慈宸念方國,上宰輟謨明。
    即拜三公府,還為萬里城。
    松姿終自直,鼎意未嘗輕。
    戀結云簾對,恩頒玉節榮。

    52 《江南意》 明·高啟

    妾本南國姝,父母愛如珠。
    貌豈慚明鏡,身才稱短襦。
    學成采蓮唱,曉出橫塘上。
    舟小復身輕,隨風兩搖蕩。

    53 《寓吳門十首》 宋·陳造

    興闌猛輟凌江棹,重看鶯花茂苑春。
    歸自乘流留亦好,浙風淮俗總宜人。

    54 《日長三十韻寄趙賓旸》 宋·方回

    栗里淵明徑,榿林子美堂。
    亂離容不死,窮乏果何傷。
    紅粒炊{左禾右山}飯,青苔煮菜湯。
    甲兵才偃息,城市轉荒涼。

    * 關于輟棹的詩詞 描寫輟棹的詩詞 帶有輟棹的詩詞 包含輟棹的古詩詞(54首)
    chengrenyouxi